日本女性聲調高全球標準八度 專家:為符社會期待

0
97

2024/11/10

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0日專電)在觀看西方的電影或新聞節目時,不少女演員和女主持人的聲音較為低沉,反觀日本女性給人的印象是大多聲調較高,尤其是動漫裡的女性角色時常聲音高亢。日本聲音認知專家山崎廣子分析,「人類聲音是社會的產物」,日本女性這麼說話是為了符合社會期待。

朝日新聞報導,山崎廣子表示,根據各種論文與實地調查,日本女性的說話聲調,和印度並列為世界上最高亢的語調之一。

她指出,說話聲的大小和聲調會受到語言特徵影響,像是抑揚頓挫和重音等,在某些語言當中,不同聲調起到區分語義的作用。例如中文對一個元音有5到7種不同的發音,所以說話時的聲調變化幅度很大。另外,說話者的體格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就像是小獅子會發出細細的「喵」叫聲,長大後變成低吼聲,這是因為聲帶和聲道變長,發出共鳴的身體也長大了。

然而,山崎指出,「即使考慮到這些因素,日本女性的聲音仍然特別高。從體格來看,一名身高約160公分的成人女性,她自然的發聲頻率應該在220至260赫茲,相當於鋼琴鍵盤中央的La到Do左右。然而,很多日本女性的發聲頻率達到300至350赫茲,甚至比全球標準的200至220赫茲高了一個八度,相當於幾乎是用假聲在說話。」

所謂「假聲」是指在說話時主要依靠聲帶的粘膜和韌帶部分震動,不太使用聲帶大部分的肌肉組織,這種發聲方式較為不自然。

日本很多女性會發出尖細的聲音,特別是年輕一輩時常發出所謂「動漫音」。這種比較嬌嗲的聲音通常是利用提升喉頭、縮短聲道來發聲,對於喉嚨造成很大負擔。

山崎分析,「日本女性原本可以發出更低的聲音,但為何要用這種方式強迫自己說話呢,這是因為社會,或者更明確地說,是男性在無形中對於這種聲音有所期待」。

她表示,新生兒在大約6個月大時開始用唇舌發聲,並非突然就能說話,而是先聽到大量聲音,在腦中逐漸形成用於說話的迴路。人在說話時,會通過耳朵或骨傳導,感知自己的聲音,同時也聽到周邊的聲音,在無意識中調整自己的發聲方式。

山崎說,成長過程中,不斷接收到的大量聲音數據成為參照,逐漸形成自己的聲音。因此可以說,聲音是由社會塑造的,而聲音也反過來塑造了社會。「所以當周圍的人聲音較高時,自己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跟隨這種趨勢,聲調變得更高」。

她指出,因此有些日本人在國內說話時聲調較高,但是在國外生活了一段時間後再回到日本,會發現聲調變得低沉了。

山崎指出,從生物的共通認知來看,高聲調通常代表「體型較小」,像是小孩子因為聲帶和聲道較短,所以聲音較高。也就是說,高音通常與弱小、可愛、需要被保護等形象聯繫在一起。日本女性可以說是在無意識當中受到暗示,認為需要表現出這種形象。「雖然不分男女,大家在不同場合都會切換聲調,但確實有些女性會在男性面前聲音突然變得更高」。

她也指出,不同聲調在不同社會的形象不同,例如美國曾有調查顯示,美國男性認為性感的女性聲音比較低沉,因此有些人甚至會刻意把聲音壓低,和日本正好相反,反映出異性或社會意識造成的影響。

山崎表示,她測量日本民營電視台10名女性播音員的發聲頻率,平均為340赫茲,相當於鋼琴中央Do更上一層的Fa音。而同樣調查美國、英國、德國、中國、澳洲、新加坡、香港的女性播音員,發現平均頻率是140赫茲,甚至比日本男性播音員還要更低。不僅是體格因素,也因為她們刻意用低沉有力的音調發聲。

她指出,日本女主播或播音員的聲音偏高,是因為在學校或電視台培訓時,就是以這種方式進行指導,無意之間被當成標準。

她在大學教課時,讓學生比對各國播音員的聲調,大家都為北歐和德國女性播音員聲音之低沉感到驚訝。這種聲音展現出與年齡相符的成熟感,不會像是日本刻意要「裝年輕」。這種現象似乎也反應了不同國家女性的「獨立意識」,以及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

雖然光靠聲音無法簡單衡量社會的性別平等程度,但山崎指出,在性別落差指數(Gender Gap Index, GGI)較低(愈低為平等程度愈低)的國家當中,女性的聲調往往偏高,像是印度女性的聲調也偏高,該國的女性歧視現象很嚴重。(編輯:周永捷)1131110

Related Posts
老年躁鬱症與治療

2023-03-27 老年躁鬱症(Late-life bipolar disorder)是指發生在65歲及以上老年人身上的情感障礙,表現為悲觀、憤怒、易怒、無助、焦慮等情緒的持續存在,影響日常生活和健康。老年躁郁症患者可能會感到疲倦、身體不適、食欲和睡眠變化、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老年躁鬱症可能與身體健康問題、生活變化(如退休、孩子離家、親友去世等)、社交孤立、藥物副作用等因素有關。老年躁鬱症的治療可以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包括抗抑鬱藥、抗焦慮藥和其他藥物。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療法、插圖療法、人際關係治療等,可以説明患者認識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並學會應對情緒的有效方法。 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種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旨在説明個體認識和改變不良的認知和行為模式,減輕情緒障礙,提高生活品質。CBT主張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之間相互影響,認為個體的情緒和行為是由其對環境刺激的認知決定的。因此,CBT致力於幫助個體學習更健康、更有益的認知和行為方式,以達到緩解情緒問題的目的。 CBT的基本原理是:情緒障礙是由不良的認知和行為模式引起的,這些模式可能導致人們陷入一種負性迴圈中。因此,CBT的治療目標是説明患者認識自己的不良認知和行為模式,並學習新的、更有效的思考和行為方式,以改變不良模式,從而緩解情緒障礙。CBT常用的治療技術包括自我監測、認知重構、行為實驗、漸進式肌肉鬆弛、呼吸訓練等。這些技術可以幫助個體瞭解自己的認知和行為,改變自己的錯誤認知和不良行為,提高情緒調節能力,從而緩解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 插圖療法是一種以繪畫為基礎的心理治療方法,透過繪畫、塗鴉、素描等手段,幫助個體自我表達、理解和探索內心世界,緩解精神壓力和情緒問題。插圖療法強調創作的過程和體驗,而不是創作的結果,其核心理念是讓個體在畫畫的過程中,自我探索、發現、認識和表達。 插圖療法的治療目標是幫助患者探索和理解內心的情感和思想,促進情緒的自我調節和心理成長。治療過程中,治療師會引導患者選擇合適的繪畫素材和繪畫材料,指導其在繪畫時關注自己的感受、情感和想法,並對其繪畫作品進行分析和解釋,幫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發現潛在的心理問題,並通過自我探索和表達來促進個體的心理成長。 插圖療法適用於各種精神壓力和情緒問題,如焦慮、抑鬱、創傷後應激障礙等。它可以提高個體的情緒調節能力、促進心理成長,緩解精神壓力和情緒問題,提高生活品質。 人際關係治療也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旨在改善和提高個人在人際關係中的表現和滿意度。這種治療方法通常針對與家庭成員、朋友、戀人、同事、鄰居等人際關係中的問題,例如溝通問題、信任問題、界線問題、依賴問題等進行治療。 在人際關係治療中,治療師通常會透過採訪和觀察,了解患者的人際關係背景、經歷和問題,然後幫助患者分析和解決人際關係問題。治療師可能會利用角色扮演、認知重組、溝通技巧訓練等方法,讓患者學習和練習有效的人際關係技能和行為,從而改善和提高個人在人際關係中的表現和滿意度。 人際關係治療通常針對家庭、情侶、夫妻、職場團隊等不同的人際關係進行治療。治療的目標是改善和提高人際關係的品質和滿意度,減少人際關係問題對個人心理健康的影響,並提高個人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 人際關係治療可以幫助患者學習有效的溝通技巧、建立健康的界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提高自我價值感和自尊心等。此外,人際關係治療也可以幫助患者解決和減少社交焦慮、社交恐懼、抑鬱等情緒和心理問題,並促進個人的心理成長和發展。

老年人的人際關係、親子關係

老年人的人際關係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可能會因為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改變而失去社交機會,這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以下是老年人人際關係的一些特點: 家庭關係:老年人可能會更依賴家庭關係,尤其是配偶或子女關係。 友誼:老年人可能會有一些長期的朋友或社交圈子,這些關係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很重要。 社交活動:老年人可能會參加社交活動,例如社區活動中心的活動、志願服務等,這些活動有助於他們與其他人建立聯繫和社交關係。 記憶力問題:一些老年人可能會因為記憶力問題而感到孤獨和失落,這時候可能需要其他人的幫助和支持。 為了維護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可以考慮以下方法: 保持社交活動:老年人可以參加社交活動、社區中心的活動,或者加入志願者團體等,這些活動可以提供社交機會,幫助他們保持社交聯繫。 保持興趣愛好:老年人可以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例如閱讀、繪畫、音樂等,這些愛好可以幫助他們保持快樂和積極的態度。 家庭關係:老年人可以與家人保持緊密聯繫,關心彼此,提高彼此的情感聯繫和互相支持。 尋求幫助:老年人可以向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士尋求幫助,例如心理輔導、社工輔導等,這些幫助可以幫助他們克服孤獨感和憂鬱情緒。 亞裔老年人的親子關係的特點 亞裔老年人的親子關係在某些方面與其他族裔老年人可能不同。以下是一些亞裔老年人的親子關係特點: 尊敬長輩:在亞洲文化中,尊重年長者是非常重要的價值觀。因此,亞裔老年人往往期望孩子和孫子尊重他們,尊重他們的意見和決定。 家庭重視:在亞洲文化中,家庭關係非常重要,亞裔老年人往往會期望和子女、孫子保持緊密關係,並維持家庭的和諧。 孝順:在亞洲文化中,孝順父母是非常重要的價值觀。亞裔老年人往往期望子女照顧他們,並為他們做出犧牲。 隔代照顧:在一些亞裔家庭中,孫子有時會照顧祖父母。這種跨代照顧的現象在其他族裔家庭中可能比較少見。 文化差異:一些亞裔老年人可能會有較大的文化差異,這可能導致與子女和孫子之間的溝通和理解上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子女需要更多地了解他們的父母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 為了維持亞裔老年人的親子關係,可以考慮以下方法: 尊重年長者:尊重年長者是亞洲文化的重要價值觀。對於亞裔老年人,孩子和孫子需要尊重他們,傾聽他們的意見和看法。 Read more

7旬老夫妻帶家當夜宿超商 中市警送暖通報安置

2023/4/5 台中市一對7旬老夫妻帶著家當夜宿豐原區一處超商,台中市警方5日據報將這對老夫妻帶回派出所,並通報社會局協助安置。(警方提供)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傳真 112年4月5日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5日電)台中市一對7旬老夫妻帶著家當夜宿豐原區一處超商,台中市警方今天據報,將老夫妻帶回派出所,並通報社會局協助安置;社會局表示,已安排旅館協助安置。 警方表示,76歲黃姓男子與72歲妻子帶著全部家當夜宿超商,有民眾將這對夫妻狀況貼文在網路上,警方獲知後前往將這對夫妻帶回派出所,並通報社會局進行安置。 追查發現,這對夫妻因為房子被兒子賣掉,原本兒子帶他們到潭子區租屋,但因房東拒絕讓他們供奉祖先牌位,他們曾帶著祖先牌位到處流浪。 對此,台中市社會局指出,老夫妻育有一對子女,領有中低收老人生活津貼,為家防中心服務個案,因親屬不願出面協助,社工已立即安排旅館,協助安置老夫妻。 社會局說明,社會局曾協助短期安置老夫妻,但老夫妻表示要祭祖而自行離開。老夫妻的兒子因故變賣房子後,曾幫忙2老租房,其中1處因老夫妻堆積物品,房東不願繼續出租,另1處被老夫妻認為空間太小。 社會局表示,老夫妻目前已不用露宿街頭,社會局已進行庇護,另將函文請子女出面召開親屬協調會議,商議老夫妻後續生活照顧安排事宜。 社會局指出,將先召開親屬協調會,如果子女到時候再不出面或協助照顧,社會局會提供老夫妻法律協助。(編輯:陳仁華)1120405 兒賣掉房產 豐原7旬夫妻帶神主牌「窩居」超商 2023/04/05 自由時報 警方到場了解黃姓老翁及妻子為長期流浪「住」超商。(記者歐素美攝)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76歲黃姓老翁及妻子帶著包袱在台中市豐原區流浪,半夜睡在豐原區田心路一家超商,民眾發現po網,據了解,兩位老人家流浪超商1個多月,豐原分局合作派出所獲知後今天介入,派員將兩人帶回派出所。 台中市社會局協調子女討論後續安置 社會局表示,老夫妻育有1對子女,領有中低收老人生活津貼,為家防中心服務個案,因親屬不願出面協助,社工已立即安排旅館安置老夫妻,並將協調其子女討論後續安置問題,若子女置之不理,將依棄養處理。 76歲黃姓男子與72歲妻子坐在超商內,2個袋子裝著夫妻兩人的全部家當,黃姓老翁看起來精神不太好,臉部有傷,黃妻說,兒子今年2月賣掉房子後帶他們到潭子租屋,因房東拒絕他們供奉祖先牌位,租屋不到1個月就遭要求搬走。 她與丈夫到處找住宿地方,後來申請到低收入戶資格,並向台中市社會局尋求協助,社會局曾安排兩人住到東勢區的中途旅宿,但住沒幾天,社會局要他們自己找租屋處再申請補助,但台中租金貴,她只想在住了30多年的豐原老家附近租屋,但至今找不到,因日前下雨,只好與丈夫暫時在超商睡,至少可遮風避雨。 Read more

壓力管理和瑜伽「61點鬆弛(61-point relaxation)」[videos]

退休是人生中可以終於丟掉鬧鐘、自訂時間表的時光。這種新的自由聽起來可能很理想,但對於數百萬進入退休的成年人來說,如果不小心採取預防措施,這可能會成為一個壓力來源。 今天的退休人士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退休儲蓄受到市場崩盤的影響,醫療保健成本上升,高離婚率等等。那麼,有什麼可以讓您確信自己能享受這些寧靜的歲月呢? 壓力管理在任何年齡都很重要,因為壓力可能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壓力管理變得更加重要,因為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受到與壓力相關的健康問題的影響。 長期的壓力可能導致各種身體健康問題,包括心臟病、高血壓和免疫系統受損。它也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焦慮、抑鬱和認知衰退。 壓力管理技巧可以幫助老年人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壓力,防止或減少壓力對其健康的負面影響。一些對老年人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包括: 經濟:確定您的財務狀況,預測退休時可能的開支,並確保您有足夠的儲蓄和投資。 運動:定期的身體活動已被證明可以降低壓力水平,改善整體健康。 放鬆技巧:深呼吸、冥想和漸進性肌肉放鬆等技巧可以幫助減輕壓力,促進放鬆。 社交支持:與家人和朋友共度時光或參加團體活動可以提供社交支持,減少孤獨和寂寞感。 時間管理:有效的時間管理可以幫助老年人優先處理任務,減少不安的感覺。 安全:確保您的住所是安全和舒適的,考慮配備緊急求救系統和安全設施。 健康的生活習慣: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獲得充足的睡眠、避免酒精和煙草等都可以幫助減少壓力,促進整體健康。 心理健康:注意心理健康,尋找心理咨詢和支持。 老年人應該重視壓力管理,採取措施減少日常生活中的壓力。這可以幫助他們在老年時期享受更健康和更充實的生活。 瑜伽61點鬆弛(61-point relaxation) 另外,在瑜伽中,61點鬆弛(61-point relaxation)是一種深度放鬆和冥想的練習。該練習旨在通過鬆弛身體和心靈來緩解壓力、減輕焦慮和促進身心健康。與計算數學中的61點鬆弛不同,瑜伽中的61點鬆弛是一種基於身體感知和意識的技術,旨在調整身體的能量、平衡神經系統並提升內觀性。 在61點鬆弛練習中,練習者通過逐個放鬆身體上的61個關鍵點,從腳趾開始逐漸向上放鬆到頭部和面部。這些關鍵點包括身體各部位的肌肉、骨骼、脊柱和身體內的能量中心。練習者在放鬆每個關鍵點時,會聚焦於該部位,意識到它的存在並將其放鬆,同時呼吸深長和放鬆。逐漸地,練習者會逐漸深入放鬆,感受到身體和心靈的平靜和安寧。 瑜伽中的61點鬆弛基於瑜伽哲學中的理念,認為身體和心靈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通過放鬆身體上的關鍵點,可以促進身體內部的能量平衡,從而促進心靈的平靜和內觀性的提升。這種放鬆練習是瑜伽的一部分,被視為一種自我療癒和身心健康的工具。 Read more

Related Posts
老年躁鬱症與治療

2023-03-27 老年躁鬱症(Late-life bipolar disorder)是指發生在65歲及以上老年人身上的情感障礙,表現為悲觀、憤怒、易怒、無助、焦慮等情緒的持續存在,影響日常生活和健康。老年躁郁症患者可能會感到疲倦、身體不適、食欲和睡眠變化、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老年躁鬱症可能與身體健康問題、生活變化(如退休、孩子離家、親友去世等)、社交孤立、藥物副作用等因素有關。老年躁鬱症的治療可以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包括抗抑鬱藥、抗焦慮藥和其他藥物。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療法、插圖療法、人際關係治療等,可以説明患者認識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並學會應對情緒的有效方法。 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種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旨在説明個體認識和改變不良的認知和行為模式,減輕情緒障礙,提高生活品質。CBT主張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之間相互影響,認為個體的情緒和行為是由其對環境刺激的認知決定的。因此,CBT致力於幫助個體學習更健康、更有益的認知和行為方式,以達到緩解情緒問題的目的。 CBT的基本原理是:情緒障礙是由不良的認知和行為模式引起的,這些模式可能導致人們陷入一種負性迴圈中。因此,CBT的治療目標是説明患者認識自己的不良認知和行為模式,並學習新的、更有效的思考和行為方式,以改變不良模式,從而緩解情緒障礙。CBT常用的治療技術包括自我監測、認知重構、行為實驗、漸進式肌肉鬆弛、呼吸訓練等。這些技術可以幫助個體瞭解自己的認知和行為,改變自己的錯誤認知和不良行為,提高情緒調節能力,從而緩解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 插圖療法是一種以繪畫為基礎的心理治療方法,透過繪畫、塗鴉、素描等手段,幫助個體自我表達、理解和探索內心世界,緩解精神壓力和情緒問題。插圖療法強調創作的過程和體驗,而不是創作的結果,其核心理念是讓個體在畫畫的過程中,自我探索、發現、認識和表達。 插圖療法的治療目標是幫助患者探索和理解內心的情感和思想,促進情緒的自我調節和心理成長。治療過程中,治療師會引導患者選擇合適的繪畫素材和繪畫材料,指導其在繪畫時關注自己的感受、情感和想法,並對其繪畫作品進行分析和解釋,幫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發現潛在的心理問題,並通過自我探索和表達來促進個體的心理成長。 插圖療法適用於各種精神壓力和情緒問題,如焦慮、抑鬱、創傷後應激障礙等。它可以提高個體的情緒調節能力、促進心理成長,緩解精神壓力和情緒問題,提高生活品質。 人際關係治療也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旨在改善和提高個人在人際關係中的表現和滿意度。這種治療方法通常針對與家庭成員、朋友、戀人、同事、鄰居等人際關係中的問題,例如溝通問題、信任問題、界線問題、依賴問題等進行治療。 在人際關係治療中,治療師通常會透過採訪和觀察,了解患者的人際關係背景、經歷和問題,然後幫助患者分析和解決人際關係問題。治療師可能會利用角色扮演、認知重組、溝通技巧訓練等方法,讓患者學習和練習有效的人際關係技能和行為,從而改善和提高個人在人際關係中的表現和滿意度。 人際關係治療通常針對家庭、情侶、夫妻、職場團隊等不同的人際關係進行治療。治療的目標是改善和提高人際關係的品質和滿意度,減少人際關係問題對個人心理健康的影響,並提高個人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 人際關係治療可以幫助患者學習有效的溝通技巧、建立健康的界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提高自我價值感和自尊心等。此外,人際關係治療也可以幫助患者解決和減少社交焦慮、社交恐懼、抑鬱等情緒和心理問題,並促進個人的心理成長和發展。

老年人的人際關係、親子關係

老年人的人際關係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可能會因為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改變而失去社交機會,這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以下是老年人人際關係的一些特點: 家庭關係:老年人可能會更依賴家庭關係,尤其是配偶或子女關係。 友誼:老年人可能會有一些長期的朋友或社交圈子,這些關係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很重要。 社交活動:老年人可能會參加社交活動,例如社區活動中心的活動、志願服務等,這些活動有助於他們與其他人建立聯繫和社交關係。 記憶力問題:一些老年人可能會因為記憶力問題而感到孤獨和失落,這時候可能需要其他人的幫助和支持。 為了維護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可以考慮以下方法: 保持社交活動:老年人可以參加社交活動、社區中心的活動,或者加入志願者團體等,這些活動可以提供社交機會,幫助他們保持社交聯繫。 保持興趣愛好:老年人可以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例如閱讀、繪畫、音樂等,這些愛好可以幫助他們保持快樂和積極的態度。 家庭關係:老年人可以與家人保持緊密聯繫,關心彼此,提高彼此的情感聯繫和互相支持。 尋求幫助:老年人可以向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士尋求幫助,例如心理輔導、社工輔導等,這些幫助可以幫助他們克服孤獨感和憂鬱情緒。 亞裔老年人的親子關係的特點 亞裔老年人的親子關係在某些方面與其他族裔老年人可能不同。以下是一些亞裔老年人的親子關係特點: 尊敬長輩:在亞洲文化中,尊重年長者是非常重要的價值觀。因此,亞裔老年人往往期望孩子和孫子尊重他們,尊重他們的意見和決定。 家庭重視:在亞洲文化中,家庭關係非常重要,亞裔老年人往往會期望和子女、孫子保持緊密關係,並維持家庭的和諧。 孝順:在亞洲文化中,孝順父母是非常重要的價值觀。亞裔老年人往往期望子女照顧他們,並為他們做出犧牲。 隔代照顧:在一些亞裔家庭中,孫子有時會照顧祖父母。這種跨代照顧的現象在其他族裔家庭中可能比較少見。 文化差異:一些亞裔老年人可能會有較大的文化差異,這可能導致與子女和孫子之間的溝通和理解上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子女需要更多地了解他們的父母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 為了維持亞裔老年人的親子關係,可以考慮以下方法: 尊重年長者:尊重年長者是亞洲文化的重要價值觀。對於亞裔老年人,孩子和孫子需要尊重他們,傾聽他們的意見和看法。 Read more

7旬老夫妻帶家當夜宿超商 中市警送暖通報安置

2023/4/5 台中市一對7旬老夫妻帶著家當夜宿豐原區一處超商,台中市警方5日據報將這對老夫妻帶回派出所,並通報社會局協助安置。(警方提供)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傳真 112年4月5日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5日電)台中市一對7旬老夫妻帶著家當夜宿豐原區一處超商,台中市警方今天據報,將老夫妻帶回派出所,並通報社會局協助安置;社會局表示,已安排旅館協助安置。 警方表示,76歲黃姓男子與72歲妻子帶著全部家當夜宿超商,有民眾將這對夫妻狀況貼文在網路上,警方獲知後前往將這對夫妻帶回派出所,並通報社會局進行安置。 追查發現,這對夫妻因為房子被兒子賣掉,原本兒子帶他們到潭子區租屋,但因房東拒絕讓他們供奉祖先牌位,他們曾帶著祖先牌位到處流浪。 對此,台中市社會局指出,老夫妻育有一對子女,領有中低收老人生活津貼,為家防中心服務個案,因親屬不願出面協助,社工已立即安排旅館,協助安置老夫妻。 社會局說明,社會局曾協助短期安置老夫妻,但老夫妻表示要祭祖而自行離開。老夫妻的兒子因故變賣房子後,曾幫忙2老租房,其中1處因老夫妻堆積物品,房東不願繼續出租,另1處被老夫妻認為空間太小。 社會局表示,老夫妻目前已不用露宿街頭,社會局已進行庇護,另將函文請子女出面召開親屬協調會議,商議老夫妻後續生活照顧安排事宜。 社會局指出,將先召開親屬協調會,如果子女到時候再不出面或協助照顧,社會局會提供老夫妻法律協助。(編輯:陳仁華)1120405 兒賣掉房產 豐原7旬夫妻帶神主牌「窩居」超商 2023/04/05 自由時報 警方到場了解黃姓老翁及妻子為長期流浪「住」超商。(記者歐素美攝)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76歲黃姓老翁及妻子帶著包袱在台中市豐原區流浪,半夜睡在豐原區田心路一家超商,民眾發現po網,據了解,兩位老人家流浪超商1個多月,豐原分局合作派出所獲知後今天介入,派員將兩人帶回派出所。 台中市社會局協調子女討論後續安置 社會局表示,老夫妻育有1對子女,領有中低收老人生活津貼,為家防中心服務個案,因親屬不願出面協助,社工已立即安排旅館安置老夫妻,並將協調其子女討論後續安置問題,若子女置之不理,將依棄養處理。 76歲黃姓男子與72歲妻子坐在超商內,2個袋子裝著夫妻兩人的全部家當,黃姓老翁看起來精神不太好,臉部有傷,黃妻說,兒子今年2月賣掉房子後帶他們到潭子租屋,因房東拒絕他們供奉祖先牌位,租屋不到1個月就遭要求搬走。 她與丈夫到處找住宿地方,後來申請到低收入戶資格,並向台中市社會局尋求協助,社會局曾安排兩人住到東勢區的中途旅宿,但住沒幾天,社會局要他們自己找租屋處再申請補助,但台中租金貴,她只想在住了30多年的豐原老家附近租屋,但至今找不到,因日前下雨,只好與丈夫暫時在超商睡,至少可遮風避雨。 Read more

壓力管理和瑜伽「61點鬆弛(61-point relaxation)」[videos]

退休是人生中可以終於丟掉鬧鐘、自訂時間表的時光。這種新的自由聽起來可能很理想,但對於數百萬進入退休的成年人來說,如果不小心採取預防措施,這可能會成為一個壓力來源。 今天的退休人士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退休儲蓄受到市場崩盤的影響,醫療保健成本上升,高離婚率等等。那麼,有什麼可以讓您確信自己能享受這些寧靜的歲月呢? 壓力管理在任何年齡都很重要,因為壓力可能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壓力管理變得更加重要,因為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受到與壓力相關的健康問題的影響。 長期的壓力可能導致各種身體健康問題,包括心臟病、高血壓和免疫系統受損。它也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焦慮、抑鬱和認知衰退。 壓力管理技巧可以幫助老年人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壓力,防止或減少壓力對其健康的負面影響。一些對老年人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包括: 經濟:確定您的財務狀況,預測退休時可能的開支,並確保您有足夠的儲蓄和投資。 運動:定期的身體活動已被證明可以降低壓力水平,改善整體健康。 放鬆技巧:深呼吸、冥想和漸進性肌肉放鬆等技巧可以幫助減輕壓力,促進放鬆。 社交支持:與家人和朋友共度時光或參加團體活動可以提供社交支持,減少孤獨和寂寞感。 時間管理:有效的時間管理可以幫助老年人優先處理任務,減少不安的感覺。 安全:確保您的住所是安全和舒適的,考慮配備緊急求救系統和安全設施。 健康的生活習慣: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獲得充足的睡眠、避免酒精和煙草等都可以幫助減少壓力,促進整體健康。 心理健康:注意心理健康,尋找心理咨詢和支持。 老年人應該重視壓力管理,採取措施減少日常生活中的壓力。這可以幫助他們在老年時期享受更健康和更充實的生活。 瑜伽61點鬆弛(61-point relaxation) 另外,在瑜伽中,61點鬆弛(61-point relaxation)是一種深度放鬆和冥想的練習。該練習旨在通過鬆弛身體和心靈來緩解壓力、減輕焦慮和促進身心健康。與計算數學中的61點鬆弛不同,瑜伽中的61點鬆弛是一種基於身體感知和意識的技術,旨在調整身體的能量、平衡神經系統並提升內觀性。 在61點鬆弛練習中,練習者通過逐個放鬆身體上的61個關鍵點,從腳趾開始逐漸向上放鬆到頭部和面部。這些關鍵點包括身體各部位的肌肉、骨骼、脊柱和身體內的能量中心。練習者在放鬆每個關鍵點時,會聚焦於該部位,意識到它的存在並將其放鬆,同時呼吸深長和放鬆。逐漸地,練習者會逐漸深入放鬆,感受到身體和心靈的平靜和安寧。 瑜伽中的61點鬆弛基於瑜伽哲學中的理念,認為身體和心靈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通過放鬆身體上的關鍵點,可以促進身體內部的能量平衡,從而促進心靈的平靜和內觀性的提升。這種放鬆練習是瑜伽的一部分,被視為一種自我療癒和身心健康的工具。 Read more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