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 法廣
誕生 50 年後,魔方這一玩具仍在繼續挑戰着每一代人。但是誰發明了它呢?回答是匈牙利建築師艾爾諾·魯比克(Ernö Rubik )。 他在 1974 年為他的學生設計了這款謎題。和法廣同屬法國媒體集團的法國電視24台的文化節目介紹了魔方創造者的故事。
魔方是世界上最惱人的、同時也是最暢銷的玩具之一。問世50年後的今天,這款益智玩具仍在刺激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手指和大腦,並已成為大眾文化的一座豐碑。但你知道它的發明者埃爾諾·魯比克嗎?魔方背後的人埃爾諾·魯比克1944 年出生於匈牙利,在鐵幕後長大。他曾學習建築,並在布達佩斯應用藝術大學任教。1974年,他為自己的學生髮明了這個三維思考裝置。第一個版本是木頭做的。他花費了無數個不眠之夜,才製作出將魔方固定在一起的裝置。一旦魔方組裝完畢,他又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解開了謎題。 1975 年,他首次以 ,魔方(Magic Cube)的名稱申請了專利,並開始在匈牙利國內銷售。但蘇聯模式的計畫經濟並不允許魔方大量湧入市場。
剛開始時是非常緩慢地在匈牙利展開,那時是在鐵幕的後面,魔方用了三年的時間才通過邊境,但在此之後,兩到三年的時間就風靡全球。
在紐倫堡玩具展上受到關注的魔方很快就出口到西方,並更名為魯比克魔方,成為 80 年代的標誌性玩具。據估計,自那時起,魔方已經售出了近 5 億個,這還不包括大量的山寨仿品。在學校、大學裡有魔方,養老院和醫院也使用魔方。它還能幫助自閉症患者。就像世界紀錄保持者馬克斯·帕克(Max Park)一樣,他解出魔方的最佳時間是3秒13。而魯比克的從未低於一分鐘。
這位匈牙利教授從未說過這些年來魔方為他賺了多少錢,但他承認魔方的專利支付了他的退休生活。無論如何,80歲的魯比克感覺自己已經解開了人生的秘密之一。
他說:“我收到了如此之多的感謝,魔方讓人相識結婚,還有很多其他東西。能給別人帶來一些好事。這種感覺非常好。”
2023/3/1 32名平均75歲的不老騎士環島做公益,14日挑戰蘇花公路北上到宜蘭礁溪,其中,第4度參加的99歲郭深森最高齡,他說一路上有細心又貼心的交管志工們守護,也有在地警方幫忙開道,讓大家很放心。(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12年3月14日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14日電)32名平均75歲的不老騎士環島做公益,今天挑戰蘇花公路北上到宜蘭礁溪,其中第4度參加的99歲郭深森最高齡,他說一路上有細心又貼心的交管志工們守護,完全不害怕。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舉辦「不老騎士—為愛千里」公益活動,3月9日從台中出發,一路往南逆時針方向展開為期10天共1106公里的環島追夢公益旅程,同時也擔任「獨居弱勢長輩餐食計畫」愛心大使,期間親自參與社區機構交流、備餐、送餐服務,更號召社會大眾關心老人用餐困境,為20萬人次的獨居弱勢長輩募集1700萬元餐食經費。 今天是環島第6天,累積追夢里程達615公里,不老騎士們也更熟悉車隊前進節奏及道安志工引導前進方式,與一起挑戰圓夢的夥伴彼此也更認識,尤其之前平安順利完成南迴公路後,面對今天蘇花公路,大家都有信心。 基金會企劃黃安廷告訴中央社記者,今年32名不老騎士中,有31人都未曾機車環島過,唯一有環島經驗的是最高齡99歲的郭深森,他90歲才開啟環島旅程,分別在2014年、2019年及2022年3次環島成功,最大夢想是100歲還要機車環島。 不老騎士們也因為郭深森老大哥領軍,加上出發前持續運動、練習騎車做好準備,讓大家對挑戰風光美、困難度高的蘇花公路信心滿滿。 郭深森說,已經不是第一次騎蘇花,最重要的是細心又貼心的交管志工們守護大家,幫忙注意來車,守在車隊旁,隨時注意每人騎乘狀態,若有任何情況,志工們都會馬上協助或處理,今天也有在地警方幫忙開道,讓大家很放心。 罹患小兒麻痺症的賴美文被不老騎士電影感動與激勵,所以年過65歲時就跟家人說,要把平常捐款的預算存起來,支持不老騎士做公益,當作送給自己70歲生日禮物。今天要挑戰蘇花公路,雖然有點緊張,但有交管志工、警察帶領,以及醫護志工陪騎,能隨時觀察每個人的狀況。過去兒子曾騎自行車環島,如今自己終於也可以環島,在生長的土地上走一圈,真的很興奮。(編輯:郭諭儒)1120314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舉辦「不老騎士-為愛千里」公益活動,3月9日從台中出發,一路往南以逆時針方向展開為期10天的環島追夢公益旅程,14日挑戰蘇花公路,車隊小心通過大清水隧道施工路段。(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12年3月14日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舉辦「不老騎士-為愛千里」公益活動,3月9日從台中出發,一路往南以逆時針方向展開為期10天的環島追夢公益旅程,14日挑戰蘇花公路。(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12年3月14日
2023/2/26 2022年銀髮就業者人數衝上103.1萬人,占整體就業人數比重進逼1成。(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6日電)根據主計總處調查,2022年銀髮就業者人數衝上103.1萬人,占整體就業人數比重進逼1成;勞動部指出,近年可觀察到企業觀念逐漸改變,進用中高齡者補足人力的意願有上升趨勢。 主計總處統計資料指出,2010年台灣60歲以上的銀髮就業者才剛突破50萬人大關,不過12年的時間就翻倍成長,在2022年正式突破百萬大關、衝上103.1萬人,占整體就業人數比重進逼1成。 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指出,社會邁向高齡化,年輕人力越來越短缺,雇主擔心找不到人,因此近年可觀察到越來越多企業逐漸轉變觀念,願意進用中高齡勞動者補足人力缺口。 黃維琛說明,因體力下降等因素,中高齡族群常偏好做部分工時工作,且有工作經驗豐富、流動性較以學生為主年輕的打工族低等特性;這些條件與賣場在特定時段需要大量人力的需求,不謀而合,因此近2年中高齡勞動者進入賣場工作情況有上升趨勢。 至於職場年齡歧視現況,黃維琛指出,目前在就業服務法、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等法規中,都有禁止年齡歧視相關規範,不過還是有遇過學校廚工、保全人員等工作,在徵才時設下年齡限制的零星個案。 黃維琛指出,國人平均壽命拉長,中高齡者體能狀況也較過往好,加上面臨少子化,企業若還停留在過去對銀髮族的刻板印象,可能就會搶不到人;勞動部也持續從雇主端和勞工端雙管齊下,透過協助媒合、補助、調整工作內容等方式,促進中高齡者繼續就業或轉職。(編輯:陳仁華)1120226
這個河流是有生命的,它切割過山脈,形成峽谷,製造了河岸階地,澆灌著森林,孕育著無數的生物和人類。(請打開CC中文字幕,有中文景點標示) https://youtu.be/8eWsEqPVPHY 寧安橋位於長春祠的西邊。這座紅色的吊橋是在通往中央橫貫公路的建設期間建造的。 布洛灣吊橋將連接周圍的景點,例如布洛灣、八大崗和燕子口步道,與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其他旅遊亮點相連。 太魯閣的V形峽谷在世界上相當罕見。最美麗的一段在九曲洞和燕子口之間。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河流穿過山脈,地形的曲線是它自然設計中最美麗的迷人之處。壯麗的峽谷由大理岩、片麻岩和片頁岩層組成。 瑞穗古道的懸崖峭壁,寬度僅有30厘米,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中唯一的歷史保存遺址。 新、舊六芳橋都跨越立霧溪。在橋下,河流轉了90度,從高聳的大理石峭壁上刻出了美麗的波紋線條。 在通往峽谷的路上有許多隧道,但其中一段被稱為「九曲洞」,特別令人驚嘆,是遊客的熱門景點。 天祥有四個河岸階地,這是最低的一個,可以遠眺遠方的祥德寺。 長春祠最初是為了敬奉在建造橫貫公路時死亡的人而建造的。 在注入太平洋之前,立霧溪在這裡形成了一個狹窄的峽口,中央橫貫公路穿越其中。這也將太魯閣峽谷的美景帶到了世界的注目下。
2023/3/1 32名平均75歲的不老騎士環島做公益,14日挑戰蘇花公路北上到宜蘭礁溪,其中,第4度參加的99歲郭深森最高齡,他說一路上有細心又貼心的交管志工們守護,也有在地警方幫忙開道,讓大家很放心。(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12年3月14日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14日電)32名平均75歲的不老騎士環島做公益,今天挑戰蘇花公路北上到宜蘭礁溪,其中第4度參加的99歲郭深森最高齡,他說一路上有細心又貼心的交管志工們守護,完全不害怕。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舉辦「不老騎士—為愛千里」公益活動,3月9日從台中出發,一路往南逆時針方向展開為期10天共1106公里的環島追夢公益旅程,同時也擔任「獨居弱勢長輩餐食計畫」愛心大使,期間親自參與社區機構交流、備餐、送餐服務,更號召社會大眾關心老人用餐困境,為20萬人次的獨居弱勢長輩募集1700萬元餐食經費。 今天是環島第6天,累積追夢里程達615公里,不老騎士們也更熟悉車隊前進節奏及道安志工引導前進方式,與一起挑戰圓夢的夥伴彼此也更認識,尤其之前平安順利完成南迴公路後,面對今天蘇花公路,大家都有信心。 基金會企劃黃安廷告訴中央社記者,今年32名不老騎士中,有31人都未曾機車環島過,唯一有環島經驗的是最高齡99歲的郭深森,他90歲才開啟環島旅程,分別在2014年、2019年及2022年3次環島成功,最大夢想是100歲還要機車環島。 不老騎士們也因為郭深森老大哥領軍,加上出發前持續運動、練習騎車做好準備,讓大家對挑戰風光美、困難度高的蘇花公路信心滿滿。 郭深森說,已經不是第一次騎蘇花,最重要的是細心又貼心的交管志工們守護大家,幫忙注意來車,守在車隊旁,隨時注意每人騎乘狀態,若有任何情況,志工們都會馬上協助或處理,今天也有在地警方幫忙開道,讓大家很放心。 罹患小兒麻痺症的賴美文被不老騎士電影感動與激勵,所以年過65歲時就跟家人說,要把平常捐款的預算存起來,支持不老騎士做公益,當作送給自己70歲生日禮物。今天要挑戰蘇花公路,雖然有點緊張,但有交管志工、警察帶領,以及醫護志工陪騎,能隨時觀察每個人的狀況。過去兒子曾騎自行車環島,如今自己終於也可以環島,在生長的土地上走一圈,真的很興奮。(編輯:郭諭儒)1120314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舉辦「不老騎士-為愛千里」公益活動,3月9日從台中出發,一路往南以逆時針方向展開為期10天的環島追夢公益旅程,14日挑戰蘇花公路,車隊小心通過大清水隧道施工路段。(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12年3月14日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舉辦「不老騎士-為愛千里」公益活動,3月9日從台中出發,一路往南以逆時針方向展開為期10天的環島追夢公益旅程,14日挑戰蘇花公路。(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12年3月14日
2023/2/26 2022年銀髮就業者人數衝上103.1萬人,占整體就業人數比重進逼1成。(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6日電)根據主計總處調查,2022年銀髮就業者人數衝上103.1萬人,占整體就業人數比重進逼1成;勞動部指出,近年可觀察到企業觀念逐漸改變,進用中高齡者補足人力的意願有上升趨勢。 主計總處統計資料指出,2010年台灣60歲以上的銀髮就業者才剛突破50萬人大關,不過12年的時間就翻倍成長,在2022年正式突破百萬大關、衝上103.1萬人,占整體就業人數比重進逼1成。 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指出,社會邁向高齡化,年輕人力越來越短缺,雇主擔心找不到人,因此近年可觀察到越來越多企業逐漸轉變觀念,願意進用中高齡勞動者補足人力缺口。 黃維琛說明,因體力下降等因素,中高齡族群常偏好做部分工時工作,且有工作經驗豐富、流動性較以學生為主年輕的打工族低等特性;這些條件與賣場在特定時段需要大量人力的需求,不謀而合,因此近2年中高齡勞動者進入賣場工作情況有上升趨勢。 至於職場年齡歧視現況,黃維琛指出,目前在就業服務法、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等法規中,都有禁止年齡歧視相關規範,不過還是有遇過學校廚工、保全人員等工作,在徵才時設下年齡限制的零星個案。 黃維琛指出,國人平均壽命拉長,中高齡者體能狀況也較過往好,加上面臨少子化,企業若還停留在過去對銀髮族的刻板印象,可能就會搶不到人;勞動部也持續從雇主端和勞工端雙管齊下,透過協助媒合、補助、調整工作內容等方式,促進中高齡者繼續就業或轉職。(編輯:陳仁華)1120226
這個河流是有生命的,它切割過山脈,形成峽谷,製造了河岸階地,澆灌著森林,孕育著無數的生物和人類。(請打開CC中文字幕,有中文景點標示) https://youtu.be/8eWsEqPVPHY 寧安橋位於長春祠的西邊。這座紅色的吊橋是在通往中央橫貫公路的建設期間建造的。 布洛灣吊橋將連接周圍的景點,例如布洛灣、八大崗和燕子口步道,與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其他旅遊亮點相連。 太魯閣的V形峽谷在世界上相當罕見。最美麗的一段在九曲洞和燕子口之間。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河流穿過山脈,地形的曲線是它自然設計中最美麗的迷人之處。壯麗的峽谷由大理岩、片麻岩和片頁岩層組成。 瑞穗古道的懸崖峭壁,寬度僅有30厘米,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中唯一的歷史保存遺址。 新、舊六芳橋都跨越立霧溪。在橋下,河流轉了90度,從高聳的大理石峭壁上刻出了美麗的波紋線條。 在通往峽谷的路上有許多隧道,但其中一段被稱為「九曲洞」,特別令人驚嘆,是遊客的熱門景點。 天祥有四個河岸階地,這是最低的一個,可以遠眺遠方的祥德寺。 長春祠最初是為了敬奉在建造橫貫公路時死亡的人而建造的。 在注入太平洋之前,立霧溪在這裡形成了一個狹窄的峽口,中央橫貫公路穿越其中。這也將太魯閣峽谷的美景帶到了世界的注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