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子職棒聯盟首度選秀 台灣裁判劉柏君見證歷史

0
7

2025/8/26

首屆女子職業棒球聯盟選秀會於華盛頓國民球場舉行,無任所大使劉柏君(左2)擔任共同裁判。中央社實習記者王家葳華盛頓攝 114年8月26日

(中央社實習記者王家葳華盛頓25日專電)女子職業棒球聯盟今天在華盛頓國民球場舉辦首屆選秀會,台灣首位女性裁判劉柏君受邀執法。她表示,「在這麼有歷史意義的時刻,台灣沒有缺席,我覺得非常榮幸」。

劉柏君上午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能夠踏上大聯盟球場草皮,心情格外激動。她說,「大聯盟的草皮一向被視為神聖場域,能親自站上去、甚至踩板,感覺很神奇」。

女子職業棒球聯盟(Women’s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 WPBL)預計2026年正式成立6支球隊,此次選秀過程吸引來自加拿大、南美洲、澳洲、日本等地約600名選手參與。

雖然今年沒有台灣選手參與選秀,劉柏君強調,台灣女棒選手具備相當實力,盼未來也能登上國際舞台。她表示,「這個聯盟將成為台灣女孩們的夢想舞台,讓她們從小就能立志成為女子職棒選手」。

她並透露,希望未來能帶領台灣女棒隊參與國際賽事,「我不希望女性運動員的路只有打到高中畢業、大學念體育系,然後當教練或去健身房工作這麼有限。我希望她們看到,其實有更多可能性」。

劉柏君25日在華盛頓國民球場執法女子職業棒球聯盟首屆選秀會,並表示「在這麼有歷史意義的時刻,台灣沒有缺席,我覺得非常榮幸」。中央社實習記者王家葳華盛頓攝 114年8月26日

棒球圈長期以男性為主,劉柏君說,期待有一天國際也能「徵召我們的女棒選手來美國打球。」她說,「未來小女孩說她打棒球時,別人不會再補一句:是壘球吧?那才是真正的平等。」

活動前一天,劉柏君特別向前全美女子職業棒球聯盟(AAGPBL)傳奇球員、高齡98歲的布萊爾(Maybelle Blair)致贈獎盃,感謝她對女性棒球的貢獻。布萊爾在訪談中表示:「WPBL 的誕生真的是夢想成真。」

布萊爾也肯定劉柏君的努力,「我們需要更多像她這樣的人,去培養年輕女孩,為她們而戰」。

布萊爾進一步說,「我們的眼睛跟任何男人一樣好,我們熟知規則手冊,為什麼不能當裁判?」她補充,「如果你想做,你就能做到,只要你夠努力。」

劉柏君是首位獲得中華棒協認證的女性裁判,也是現任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她曾於2018年獲富比世評選為體壇最具影響力女性第19名,並於2020年成立台灣運動好事協會,長期推動運動平權與外交。

WPBL的成立被視為女性棒球的重要里程碑,不僅象徵運動平權的進展,也展現跨世代傳承的意義。劉柏君今天受訪時表示,「我會繼續堅持,只要一直努力下去,終有一天會看到成果」。(編輯:鍾佑貞、張芷瑄)1140826

無任所大使劉柏君(右)向前全美女子職業棒球聯盟傳奇球員布萊爾致贈獎盃,致敬她對女性棒球的貢獻。圖攝於8月24日。中央社實習記者王家葳華盛頓攝 114年8月26日

通靈少女變身棒球主審 劉柏君勇於打破性別框架

2020/10/9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9日電)電視劇「通靈少女」的原型、國際棒球女裁判劉柏君今天表示,她熱愛運動捨棄壘球打棒球,鼓勵女孩藉運動更有體力與自信,期待不受性別框架,勇敢爭取自己的未來。

新北市政府與台灣運動好事協會今天在三重棒球場聯合舉辦「新北女孩棒球體驗營」,提前慶祝11日的「新北女孩日」。

新北市副市長謝政達開球,台灣首名獲得國際棒球女性裁判的劉柏君擔任主審,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蘇巧慧、中國國民黨新北市議員洪佳君等人與會。參加體驗營的75名年齡從小五到國三的女孩宣示後,開始一天的訓練和體驗。

台灣運動好事協會創辦人與執行長劉柏君表示,她從小熱愛運動,一般觀念的迷思是男生打棒球、女生打壘球,但她偏愛棒球,透過運動學習勇敢、自律與自信,讓她終於取得國際棒球裁判資格。

劉柏君是台灣首名獲得中華民國棒球協會認證的女性裁判,也是首名在台灣全國性賽事執法的女性主審,她鼓勵女孩打棒球會更有體力及自信心,應盡情投球用力揮棒,期待不受性別框架,勇敢爭取自己的未來。

蘇巧慧說,很高興受到好友劉柏君邀請參加開幕,劉柏君為人熟知的應是電視劇「通靈少女」的原型,但劉柏君更致力推廣女子棒球運動,只要女孩展現實力,世界就會更強。

蘇巧慧表示,她從小與兩名妹妹在女生宿舍長大,但是父親(行政院長蘇貞昌)總是教導她們,沒有事情是一定要分男女,只要男生可以做的,女生也可以做。

蘇巧慧說,她以身為女性國會議員為傲,也鼓勵助理不分性別破除刻板印象,她有曾當空姐的女助理正學習扛攝影機當行程攝影,也有心思細膩的男生當行政秘書。

台灣運動好事協會理事長謝文憲表示,棒球不是男生的天下,女生也可打出一片天。現場邀請到首名帶領中華代表隊的女性棒球教練范悅圓、棒壘球雙棲國際裁判及教練王曉玲,以及台灣女子棒球運動推廣協會助教,一起帶領女孩們從基本體力訓練,到傳接球、打擊及小型賽事體驗等。

謝政達指出,11日為聯合國「國際女童日」,也是「新北女孩日」,由於女孩參與體育運動不足,盼望藉由活動培力女孩,打破傳統棒球營侷限男性參與的刻板印象。(編輯:戴光育)1091009

Related Posts
停經後又異常出血 小心子宮內膜癌上身

2023/3/14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電)高雄55歲吳姓女子停經2年,去年底陰道卻出血2週,期間伴隨腰痠、腹痛等,就醫發現罹患子宮內膜癌,緊急開刀;醫師提醒,此癌初期表現常是不正常出血,儘早治療預後效果好。 高雄長庚醫院今天舉辦高階醫療技術記者會,婦癌團隊副召集人吳貞璇率領醫療團隊說明子宮內膜癌達文西手術,吳女經達文西手術,預後效果好,現已恢復正常生活,她也現身分享罹癌、治療心路歷程。 婦產科教授龔福財表示,子宮內膜癌已是台灣女性生殖道癌症第一名,每年有超過3200位女性被診斷出罹患此癌,危險因子包括初經早、停經晚、肥胖、糖尿病和未曾生育等。 吳女說,自己每年都會做子宮頸抹片,對於身體狀況有一定敏感度,去年底卻異常出血2週,她驚覺異樣就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異常增厚,後續切片診斷為第一期子宮內膜癌。 「當時聽到自己罹癌非常震驚,但我想我還有大半人生要過,只能勇敢面對」,吳女因有重要婚禮要參加,又希望儘速手術摘除,最後採吳貞璇建議,使用達文西手術,在術後3天就出院,後續也恢復得很好。 吳貞璇接受媒體聯訪時說,不少病患會說自己定期抹片檢查,「抹片檢查是預防子宮頸癌,無法判斷子宮內膜癌」;如果女性有異常出血,包括月經不規則、經血量多、停經後出血、下腹部或性交疼痛,以及異常分泌物等,都要儘速就醫。 吳貞璇簡報時表示,手術前如果確定為早期癌症且子宮沒有過大,病患可考慮微創手術,避免傳統切腹手術開刀久、傷口大等風險;達文西機械手臂又比腹腔鏡有更好的3D立體超高解析度,可精準判斷病灶位置完整切除,也減少誤傷神經、血管、周邊組織等。 吳貞璇進一步說明,根據最新醫學研究,早期子宮內膜癌病患可在手術中使用「前哨淋巴結技術」,找出更多陽性淋巴結,避免傳統上把淋巴全數拆除,造成下肢水腫等副作用;透過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醫師也可更精準切除前哨淋巴結和止血。 副院長林志哲說,根據台灣癌症年報統計,子宮內膜癌好發於55至65歲女性,因初期常伴隨異常出血,有7成病患確診時為早期;高雄長庚已使用達文西術式治療144名婦癌病人。(編輯:陳仁華)1120314

退休老師吃止痛藥多年得腎病 搭配中醫治療獲改善

2023/3/14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曉瑱(圖)14日在衛教宣導會發表與大林慈濟醫院合作研究,發現類風濕關節炎病人服用科學中藥能有較低慢性腎病風險。中央社記者楊思瑞攝 112年3月14日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14日電)台南1名退休教師因常感覺手指關節疼痛,長年服用非類固醇類止痛藥,被診斷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及末期慢性腎臟病,經中西醫合併治療約半年,脫離腎衰竭風險,關節疼痛也獲改善。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曉瑱今天在院內衛教宣導會表示,這名65歲病患在退休前就常感覺手指關節疼痛,原以為是長年教學寫板書導致,因此服用非類固醇類止痛藥緩解,但退休後疼痛持續,經轉介至奇美就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與末期慢性腎臟病。 她說,病患除改用其他治療關節炎藥物,約半年前起接受中醫合併治療,經給予科學中藥搭配衛教,目前已脫離腎衰竭風險,手指關節疼痛也獲得改善。 陳曉瑱進一步指出,非類固醇性抗炎藥物為類風濕性關節治療第一線藥物,但消炎止痛藥是造成腎臟損傷的原因之一;而健保科學中藥有保護腎臟功效,近年來已陸續在大數據、人體試驗、動物實驗上被證實。 她表示,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與大林慈濟醫院研究團隊合作,從台灣2000年至2012年全國保險資料庫中檢索出慢性腎病患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進行分析,發現有服用保腎科學中藥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罹患慢性腎臟病風險較未服用者明顯降低,此研究已獲國際期刊採用。 陳曉瑱強調,過去雖證實非類固醇止痛藥為慢性腎臟病危險因子,科學中藥對止痛與腎臟有保護效果,但未有研究驗證兩者相關性,此研究證實類風濕關節炎病人服用科學中藥,能有較低的慢性腎病風險。 她指出,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分的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因有慢性腎病風險,應避開非類固醇止痛藥物治療,若要服用中草藥或科學中藥,也需由中醫師專業評估與建議,嚴謹把關用藥安全,量身打造個人化用藥治療。(編輯:卞金峰)1120314

諾和諾德追隨禮來 美國胰島素售價最多砍75%

2023/3/14 (中央社紐約14日綜合外電報導)丹麥藥廠諾和諾德今天表示,旗下數款胰島素產品在美國定價最多將調降75%。這是繼美商禮來月初大砍胰島素價格後,又一國際大藥廠在外界壓力下調降美國糖尿病治療藥物售價。 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在美國與世界各地是數一數二的胰島素供應大廠。「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諾和諾德今天表示自明年1月起,旗下胰島素產品NovoLog在美國定價將調降75%,另兩款胰島素Novolin與Levemir也將減價65%。 此外,諾和諾德也打算將旗下無品牌胰島素產品在美國的定價調降,以符合相對應品牌產品下調後的價格。 諾和諾德高級副總裁艾柏斯(Steve Albers)表示:「諾和諾德持續致力於確保與糖尿病共存患者負擔得起我們的胰島素,這是我們認真看待的一份責任。」 許多有保險的美國民眾,可能不會見到他們支付的胰島素藥價有相對應調降,因為他們支付的是每月定額的共付額(copay)。但沒有保險或採取高自付額方案的民眾,則可享受減價後的藥費大降。 美國大藥廠禮來(Eli Lilly)本月1日才宣布,自今年第4季開始,旗下最普遍的處方胰島素產品將最多降價70%;此外還宣布一系列控制價格措施,包括有保險病患每月自付額上限訂在35美元的適用範圍擴大。 禮來宣布降價消息當天,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發表聲明讚揚,並表示「胰島素生產成本不到10美元,美國民眾有時卻被迫花超過300美元買藥。這完全不對」。他還呼籲其他廠商效法,以解決藥品價格飆漲的問題。 禮來、諾和諾德與法國藥廠賽諾菲(Sanofi)等全球頂尖胰島素銷售商,在2010年代將自家胰島素產品價格顯著調漲。但這些藥廠曾表示,漲價並未讓它們大賺,因為它們也須要付給美國藥物福利管理方較大份額的回扣。(譯者:張正芊/核稿:徐崇哲)1120314

6旬婦尿失禁忍多年 醫籲及早治療免困擾

2023/3/20 Photo by Possessed Photography on Unsplash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20日電)台南61歲林姓婦人約6年前發現陰道有突出物,合併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及排尿不乾淨等現象,直到今年初就醫診斷為骨盆鬆弛脫垂,手術後擺脫漏尿困擾,醫師呼籲有類似困擾女性應及早就醫。 今天在院內衛教宣導會表示,患者雖在約6年前就發現陰道有突出物,合併頻尿、尿失禁、需要腹部用力推回突出物,才能把尿液排乾淨等現象,但仍長期忍耐,直到有時咳嗽、打噴嚏、跑步也會出現漏尿現象,才決定就醫解決問題。 吳銘斌表示,經診斷為骨盆鬆弛脫垂(膀胱膨出、子宮脫垂、直腸膨出),並有應力性尿失禁,患者考量後選擇自費達文西機械手臂恥骨韌帶懸吊術,同時處理子宮肌瘤問題並完成骨盆重建,成功擺脫長期困擾。 林姓婦人在會中現身說法表示,過去以自然產方式生過3胎,最重的出生時有4500公克、最輕的也有3900公克,可能因胎兒都偏大,產後就有子宮下垂問題,後來還檢查出子宮肌瘤,但過去總認為能忍則忍,直到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才決定接受手術,術後至今約11週,沒有再出現以往困擾。 吳銘斌說,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約有4成女性曾有骨盆鬆弛脫垂問題,年齡大多在50至70歲間,其中程度較嚴重者約占1成,自然產次數愈多者風險愈高,但許多女性對子宮、陰道、膀胱、直腸脫垂問題,常因羞於啟齒而排斥就醫,結果就是生活品質長期受影響。 他進一步說明,預防骨盆鬆弛脫垂,除了避免體重過重、多攝取蔬果以防便秘以外,年齡較大及生產過的婦女也要多練習骨盆肌肉凱格爾運動,並於做抹片檢查時告知醫師,檢查是否有骨盆鬆弛脫垂情況,若出現相關症狀,建議及早就醫並與醫師討論最適合個人的治療方式。(編輯:李亨山)1120320

Related Posts
停經後又異常出血 小心子宮內膜癌上身

2023/3/14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電)高雄55歲吳姓女子停經2年,去年底陰道卻出血2週,期間伴隨腰痠、腹痛等,就醫發現罹患子宮內膜癌,緊急開刀;醫師提醒,此癌初期表現常是不正常出血,儘早治療預後效果好。 高雄長庚醫院今天舉辦高階醫療技術記者會,婦癌團隊副召集人吳貞璇率領醫療團隊說明子宮內膜癌達文西手術,吳女經達文西手術,預後效果好,現已恢復正常生活,她也現身分享罹癌、治療心路歷程。 婦產科教授龔福財表示,子宮內膜癌已是台灣女性生殖道癌症第一名,每年有超過3200位女性被診斷出罹患此癌,危險因子包括初經早、停經晚、肥胖、糖尿病和未曾生育等。 吳女說,自己每年都會做子宮頸抹片,對於身體狀況有一定敏感度,去年底卻異常出血2週,她驚覺異樣就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異常增厚,後續切片診斷為第一期子宮內膜癌。 「當時聽到自己罹癌非常震驚,但我想我還有大半人生要過,只能勇敢面對」,吳女因有重要婚禮要參加,又希望儘速手術摘除,最後採吳貞璇建議,使用達文西手術,在術後3天就出院,後續也恢復得很好。 吳貞璇接受媒體聯訪時說,不少病患會說自己定期抹片檢查,「抹片檢查是預防子宮頸癌,無法判斷子宮內膜癌」;如果女性有異常出血,包括月經不規則、經血量多、停經後出血、下腹部或性交疼痛,以及異常分泌物等,都要儘速就醫。 吳貞璇簡報時表示,手術前如果確定為早期癌症且子宮沒有過大,病患可考慮微創手術,避免傳統切腹手術開刀久、傷口大等風險;達文西機械手臂又比腹腔鏡有更好的3D立體超高解析度,可精準判斷病灶位置完整切除,也減少誤傷神經、血管、周邊組織等。 吳貞璇進一步說明,根據最新醫學研究,早期子宮內膜癌病患可在手術中使用「前哨淋巴結技術」,找出更多陽性淋巴結,避免傳統上把淋巴全數拆除,造成下肢水腫等副作用;透過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醫師也可更精準切除前哨淋巴結和止血。 副院長林志哲說,根據台灣癌症年報統計,子宮內膜癌好發於55至65歲女性,因初期常伴隨異常出血,有7成病患確診時為早期;高雄長庚已使用達文西術式治療144名婦癌病人。(編輯:陳仁華)1120314

退休老師吃止痛藥多年得腎病 搭配中醫治療獲改善

2023/3/14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曉瑱(圖)14日在衛教宣導會發表與大林慈濟醫院合作研究,發現類風濕關節炎病人服用科學中藥能有較低慢性腎病風險。中央社記者楊思瑞攝 112年3月14日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14日電)台南1名退休教師因常感覺手指關節疼痛,長年服用非類固醇類止痛藥,被診斷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及末期慢性腎臟病,經中西醫合併治療約半年,脫離腎衰竭風險,關節疼痛也獲改善。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曉瑱今天在院內衛教宣導會表示,這名65歲病患在退休前就常感覺手指關節疼痛,原以為是長年教學寫板書導致,因此服用非類固醇類止痛藥緩解,但退休後疼痛持續,經轉介至奇美就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與末期慢性腎臟病。 她說,病患除改用其他治療關節炎藥物,約半年前起接受中醫合併治療,經給予科學中藥搭配衛教,目前已脫離腎衰竭風險,手指關節疼痛也獲得改善。 陳曉瑱進一步指出,非類固醇性抗炎藥物為類風濕性關節治療第一線藥物,但消炎止痛藥是造成腎臟損傷的原因之一;而健保科學中藥有保護腎臟功效,近年來已陸續在大數據、人體試驗、動物實驗上被證實。 她表示,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與大林慈濟醫院研究團隊合作,從台灣2000年至2012年全國保險資料庫中檢索出慢性腎病患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進行分析,發現有服用保腎科學中藥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罹患慢性腎臟病風險較未服用者明顯降低,此研究已獲國際期刊採用。 陳曉瑱強調,過去雖證實非類固醇止痛藥為慢性腎臟病危險因子,科學中藥對止痛與腎臟有保護效果,但未有研究驗證兩者相關性,此研究證實類風濕關節炎病人服用科學中藥,能有較低的慢性腎病風險。 她指出,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分的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因有慢性腎病風險,應避開非類固醇止痛藥物治療,若要服用中草藥或科學中藥,也需由中醫師專業評估與建議,嚴謹把關用藥安全,量身打造個人化用藥治療。(編輯:卞金峰)1120314

諾和諾德追隨禮來 美國胰島素售價最多砍75%

2023/3/14 (中央社紐約14日綜合外電報導)丹麥藥廠諾和諾德今天表示,旗下數款胰島素產品在美國定價最多將調降75%。這是繼美商禮來月初大砍胰島素價格後,又一國際大藥廠在外界壓力下調降美國糖尿病治療藥物售價。 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在美國與世界各地是數一數二的胰島素供應大廠。「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諾和諾德今天表示自明年1月起,旗下胰島素產品NovoLog在美國定價將調降75%,另兩款胰島素Novolin與Levemir也將減價65%。 此外,諾和諾德也打算將旗下無品牌胰島素產品在美國的定價調降,以符合相對應品牌產品下調後的價格。 諾和諾德高級副總裁艾柏斯(Steve Albers)表示:「諾和諾德持續致力於確保與糖尿病共存患者負擔得起我們的胰島素,這是我們認真看待的一份責任。」 許多有保險的美國民眾,可能不會見到他們支付的胰島素藥價有相對應調降,因為他們支付的是每月定額的共付額(copay)。但沒有保險或採取高自付額方案的民眾,則可享受減價後的藥費大降。 美國大藥廠禮來(Eli Lilly)本月1日才宣布,自今年第4季開始,旗下最普遍的處方胰島素產品將最多降價70%;此外還宣布一系列控制價格措施,包括有保險病患每月自付額上限訂在35美元的適用範圍擴大。 禮來宣布降價消息當天,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發表聲明讚揚,並表示「胰島素生產成本不到10美元,美國民眾有時卻被迫花超過300美元買藥。這完全不對」。他還呼籲其他廠商效法,以解決藥品價格飆漲的問題。 禮來、諾和諾德與法國藥廠賽諾菲(Sanofi)等全球頂尖胰島素銷售商,在2010年代將自家胰島素產品價格顯著調漲。但這些藥廠曾表示,漲價並未讓它們大賺,因為它們也須要付給美國藥物福利管理方較大份額的回扣。(譯者:張正芊/核稿:徐崇哲)1120314

6旬婦尿失禁忍多年 醫籲及早治療免困擾

2023/3/20 Photo by Possessed Photography on Unsplash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20日電)台南61歲林姓婦人約6年前發現陰道有突出物,合併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及排尿不乾淨等現象,直到今年初就醫診斷為骨盆鬆弛脫垂,手術後擺脫漏尿困擾,醫師呼籲有類似困擾女性應及早就醫。 今天在院內衛教宣導會表示,患者雖在約6年前就發現陰道有突出物,合併頻尿、尿失禁、需要腹部用力推回突出物,才能把尿液排乾淨等現象,但仍長期忍耐,直到有時咳嗽、打噴嚏、跑步也會出現漏尿現象,才決定就醫解決問題。 吳銘斌表示,經診斷為骨盆鬆弛脫垂(膀胱膨出、子宮脫垂、直腸膨出),並有應力性尿失禁,患者考量後選擇自費達文西機械手臂恥骨韌帶懸吊術,同時處理子宮肌瘤問題並完成骨盆重建,成功擺脫長期困擾。 林姓婦人在會中現身說法表示,過去以自然產方式生過3胎,最重的出生時有4500公克、最輕的也有3900公克,可能因胎兒都偏大,產後就有子宮下垂問題,後來還檢查出子宮肌瘤,但過去總認為能忍則忍,直到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才決定接受手術,術後至今約11週,沒有再出現以往困擾。 吳銘斌說,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約有4成女性曾有骨盆鬆弛脫垂問題,年齡大多在50至70歲間,其中程度較嚴重者約占1成,自然產次數愈多者風險愈高,但許多女性對子宮、陰道、膀胱、直腸脫垂問題,常因羞於啟齒而排斥就醫,結果就是生活品質長期受影響。 他進一步說明,預防骨盆鬆弛脫垂,除了避免體重過重、多攝取蔬果以防便秘以外,年齡較大及生產過的婦女也要多練習骨盆肌肉凱格爾運動,並於做抹片檢查時告知醫師,檢查是否有骨盆鬆弛脫垂情況,若出現相關症狀,建議及早就醫並與醫師討論最適合個人的治療方式。(編輯:李亨山)1120320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