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並非孤獨,是與自己的連結

0
12

2025-04-08

維吉尼亞・湯瑪斯(Virginia Thomas)是明德學院(Middlebury College)心理學助理教授。以她在Conversation上發表 “Being alone has its benefits“專文,探討獨處並非孤獨:

近年來,專家們不斷對美國人獨處的時間日益增加發出警訊。

統計數據顯示,我們花越來越多的清醒時間獨自一人,選擇待在家中而非出門社交。越來越多人獨自用餐、單獨旅行,而獨居人口在過去 50 年中幾乎翻倍成長。

這些趨勢與美國衛生總署在 2023 年宣布「孤獨流行病」的時機不謀而合,也因此出現了「反社會世紀」這類論調。

孤獨與隔離確實是需要認真看待的社會問題,因為長期孤獨與憂鬱、壽命縮短等負面結果密切相關。

但這個現象也有另一面,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對某些人而言,轉向獨處,其實代表一種研究人員稱為「積極的獨處」(positive solitude)的渴望,一種與幸福感而非孤單感相關的狀態。

作為一名心理學家,我過去十年一直在研究人們為何喜歡獨處——而我自己也常常這樣做——因此對於獨處的樂趣有深刻體會。我的研究結果與眾多其他研究相呼應,證實選擇獨處可帶來許多好處,像是補充能量、促進個人成長、連結自我情感與創造力等。

獨處能幫助人們重新認識自己。 因此我完全理解,為什麼有些人一旦經濟條件允許就選擇獨居,或者當被問到為何喜歡獨自用餐時,他們只是簡單地回答:「我想要多一點自己的時間。」

這也難怪 2024 年一項全國調查發現,56% 的美國人認為獨處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而好市多現在竟然開始販售「獨處小屋」,大約 2,000 美元就能買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安靜空間。

很明顯,美國文化中目前對獨處有著真切的渴望與市場需求。但為何這樣的故事常常被淹沒在社交隔離的警訊中?

我認為,這與我們對「獨處」的集體焦慮有關。

獨處的污名化 這種焦慮很大一部分源自我們文化中對獨處的負面觀點。在這樣的觀點裡,想要獨處被視為不自然或不健康的,令人同情或恐懼,而非值得重視與鼓勵。

這並非只是我個人的觀察。一項於 2025 年 2 月發表的研究指出,美國新聞標題呈現「獨處」為負面狀況的機率是正面報導的 10 倍。這種偏見形塑了人們的觀念,研究顯示,無論是成人或孩童,都會對同儕何時「可以」或「不可以」獨處抱持明確看法。

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畢竟美國文化一直推崇外向人格作為理想典範,甚至將其視為正常標準。外向者的特徵包括善於社交、自信、情緒表現積極、喜歡刺激,相對於較保守與風險迴避的內向者。即使不是所有美國人都是外向型,大多數人仍被訓練去培養這種特質,且那些成功做到的人確實在社會與職場上享有較多好處。在這種文化氛圍中,喜歡獨處就會受到負面評價。

然而,渴望獨處並非病態,也不只是內向者的專利。它也不代表必然陷入社交孤立與孤單的生活。事實上,目前的數據並未完全支持人們對「孤獨流行病」的恐懼,這點也已被部分學者與媒體指出。

換句話說,雖然美國人確實比過去更常獨處,但我們是否真的變得更孤單,仍有待商榷。而即使外界擔心老年人會因此更加孤單,研究也顯示,他們在獨處時比「孤獨論」所描述的更快樂。

關鍵在於平衡——獨處與社交應該並行而行。

社群媒體干擾了真正的獨處

不過,獨處的好處並非自動出現。唯有在真正「獨處」的狀態下,也就是我們有意識地騰出時間與空間與自我連結時,這些好處才會浮現——這不包括盯著螢幕獨處的時候。

我的研究發現,若大多數獨處時間花在滑手機上,尤其是被動地瀏覽社群媒體,那麼獨處對幸福感的正面影響將大打折扣。

這也是我認為集體焦慮值得存在的地方,特別是針對那些越來越傾向用虛擬互動取代面對面社交的年輕人,他們很可能因此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

社群媒體本質上就是社交工具,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當我們使用社群媒體時,並不算真正的「獨處」。更重要的是,那不是人們渴望的那種滋養性的「我時間」。

真正的獨處,是將注意力轉向內在的時刻。是放慢腳步、反思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取悅他人。是對自己情緒保持開放的時刻,而不是向外界開放。當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度過獨處時間,益處就會浮現:身心恢復、情緒穩定、思緒清晰、內在自由且更認識自己。

然而,如果我們習慣了忙碌,就很難放慢腳步;如果我們習慣了看螢幕,直視內心會令人不安;如果我們不具備將獨處視為正常且健康需求的能力,就會在獨處時感到內疚、怪異或自私。

重新定義獨處的重要性

美國人選擇花更多時間獨處,的確挑戰了既有的文化劇本,而獨處的污名化也的確不容易改變。然而,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這樣的轉變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的。

例如,將獨處視為一種有益的經驗,而非寂寞的表現,已被證實能減緩孤獨者的負面情緒。那些認為自己獨處時間「充實」而非「空虛」的人,更有可能把它當作一段有意義的時光,並將其用於自我反思或靈性成長。

即使只是語言上的轉變——把「隔離」改為「我時間」——也會讓人更正面地看待獨處,同時也影響身邊親友的觀感。

的確,若缺乏可以回歸的親密社群,獨處可能會導致社交隔離。但同樣事實是,過多的社交活動也會造成疲憊,進而損害人際關係的品質。現今社會逐漸傾向獨處,或許正反映出人們想在過度忙碌、過度安排、過度社交的生活中尋找更多平衡。

正如與他人的連結對幸福至關重要,與自己的連結同樣也是。

Related Posts
歡迎來到老人部落格!
歡迎來到老人部落格!

歡迎來到老人部落格(laulang.org)!這個部落格是專為老年人打造的一個資訊分享平台,我們的目標是幫助老年人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 在老人部落格,我們分享各種與老年人生活相關的話題,包括健康、養生、娛樂、旅遊、家庭等等。我們的內容通常會採用簡潔易懂、親切友善的方式,以符合老年人的閱讀習慣和需求。 在老人部落格,我們非常重視老年人的聲音和反饋,所以我們歡迎老年人積極參與討論和分享自己的意見。如果您有任何建議或想法,都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交流。 最後,感謝大家對老人部落格的支持,我們將會不斷努力,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和內容。

老人常有的疾病和醫護建議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的身體功能逐漸下降,容易出現各種疾病。以下是老人常見的疾病和醫療建議: 骨質疏鬆症:老年人骨骼中的鈣質流失比較快,導致骨骼變得脆弱。建議老年人增加鈣質攝入量,多吃含鈣食物,例如牛奶、豆腐、海藻等。此外,適量運動也有助於增強骨骼。 高血壓:老年人的血管變得僵硬,血壓容易升高。建議老年人多控制鹽分攝入量,保持適當體重,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如果血壓偏高,建議及早就醫治療,遵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糖尿病:老年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建議老年人多控制糖分攝入量,避免飲食過量,多食用含纖維食物。同時,定期進行血糖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糖尿病。 中風:老年人中風的風險較高,建議老年人保持適當運動,注意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水平。如果出現中風症狀,應盡早就醫治療,避免延誤治療時間。 心臟病:老年人心臟功能下降,容易出現心臟病。建議老年人控制鹽分和脂肪攝入量,避免飲食過量,保持適當運動。如果出現心臟病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並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 總結來說,老年人的身體容易出現各種疾病,建議老年人保持適當的飲食、運動和休息,注意身體健康,如果有身體不適或疑似疾病,應及時就醫,接受適當的治療。此外,老年人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包括血壓、血糖、膽固醇、心電圖等。 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長期的憂慮和焦慮。 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以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護好視力和聽力。 適當增加鈣質、維生素D和其他營養素的攝入,以保持健康。 總之,老年人的身體需要更多的關注和照顧,建議老年人和家人關注身體健康,及時進行預防和治療,讓老年人能夠健康地度過晚年。

老人憂鬱症

老人憂鬱症是指年紀較大的人出現情感低落、憂愁、失去興趣、憂慮、疲倦、睡眠障礙等一系列症狀,進而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和身心健康。這種病症在老年人群體中非常常見,據統計,有超過20%的老年人患有憂鬱症。 老人憂鬱症的病因有很多,主要與生理、心理、環境等因素有關。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生理上的疾病也會增加,這些因素會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此外,老年人往往處於空巢狀態,孤獨感和失去親友的痛苦也是導致憂鬱症的重要因素。 老人憂鬱症的症狀比較明顯,包括情緒低落、焦慮、疲倦、睡眠障礙、食欲不振等,並且常常伴隨著思維的負向固化和悲觀的觀念。這些症狀會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使得老年人往往感到無力、無望、失去動力等。 治療老人憂鬱症的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家人和醫療專家的支持。老年人需要理解和支持,有陪伴者和醫療專業人員的關注和照顧可以有效地幫助老年人戰勝憂鬱症。此外,定期運動和保持社交活動也能夠幫助老年人減輕憂鬱症的症狀。 總之,老人憂鬱症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要注意老年人的情緒變化,給予他們關心和支持,幫助他們戰勝憂鬱症,以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

老年人的攝護腺問題

老年人攝護腺問題是男性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攝護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的一部分,主要負責分泌液體以幫助精子運動和保護精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攝護腺會逐漸變大,這種現象稱為攝護腺增生,而且攝護腺癌也可能出現。 據統計,攝護腺肥大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約有50%的65歲以上男性有攝護腺肥大的症狀,80歲以上的男性約有90%有相關症狀。 此外,攝護腺肥大的發病率還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遺傳、生活習慣和環境因素等。例如,長期暴露在有害物質和污染物質中的男性,攝護腺肥大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攝護腺增生通常是良性的,但它可能會導致下尿道症狀(LUTS),包括頻尿、夜尿、尿急、尿液流失等。此外,攝護腺增生還可能導致尿流量減少、尿流不順暢和尿流間歇等問題。在嚴重的情況下,尿液甚至可能會在膀胱中滯留,這種情況需要立即治療。 對於老年人的攝護腺問題,通常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通常包括使用5α-還原酶抑制劑、α-受體阻滯劑和磷酸酶-5抑制劑等藥物,這些藥物可以緩解LUTS症狀,並有助於控制攝護腺增生。手術治療通常包括轉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和腹腔鏡手術等方法,這些手術可以完全切除攝護腺,但也可能會導致一些風險和副作用。 總的來說,老年人攝護腺問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但通過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大多數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療和緩解。老年人應該定期接受醫學檢查,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適當的飲食、運動和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以減少攝護腺問題的風險。

Related Posts
歡迎來到老人部落格!
歡迎來到老人部落格!

歡迎來到老人部落格(laulang.org)!這個部落格是專為老年人打造的一個資訊分享平台,我們的目標是幫助老年人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 在老人部落格,我們分享各種與老年人生活相關的話題,包括健康、養生、娛樂、旅遊、家庭等等。我們的內容通常會採用簡潔易懂、親切友善的方式,以符合老年人的閱讀習慣和需求。 在老人部落格,我們非常重視老年人的聲音和反饋,所以我們歡迎老年人積極參與討論和分享自己的意見。如果您有任何建議或想法,都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交流。 最後,感謝大家對老人部落格的支持,我們將會不斷努力,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和內容。

老人常有的疾病和醫護建議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的身體功能逐漸下降,容易出現各種疾病。以下是老人常見的疾病和醫療建議: 骨質疏鬆症:老年人骨骼中的鈣質流失比較快,導致骨骼變得脆弱。建議老年人增加鈣質攝入量,多吃含鈣食物,例如牛奶、豆腐、海藻等。此外,適量運動也有助於增強骨骼。 高血壓:老年人的血管變得僵硬,血壓容易升高。建議老年人多控制鹽分攝入量,保持適當體重,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如果血壓偏高,建議及早就醫治療,遵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糖尿病:老年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建議老年人多控制糖分攝入量,避免飲食過量,多食用含纖維食物。同時,定期進行血糖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糖尿病。 中風:老年人中風的風險較高,建議老年人保持適當運動,注意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水平。如果出現中風症狀,應盡早就醫治療,避免延誤治療時間。 心臟病:老年人心臟功能下降,容易出現心臟病。建議老年人控制鹽分和脂肪攝入量,避免飲食過量,保持適當運動。如果出現心臟病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並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 總結來說,老年人的身體容易出現各種疾病,建議老年人保持適當的飲食、運動和休息,注意身體健康,如果有身體不適或疑似疾病,應及時就醫,接受適當的治療。此外,老年人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包括血壓、血糖、膽固醇、心電圖等。 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長期的憂慮和焦慮。 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以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護好視力和聽力。 適當增加鈣質、維生素D和其他營養素的攝入,以保持健康。 總之,老年人的身體需要更多的關注和照顧,建議老年人和家人關注身體健康,及時進行預防和治療,讓老年人能夠健康地度過晚年。

老人憂鬱症

老人憂鬱症是指年紀較大的人出現情感低落、憂愁、失去興趣、憂慮、疲倦、睡眠障礙等一系列症狀,進而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和身心健康。這種病症在老年人群體中非常常見,據統計,有超過20%的老年人患有憂鬱症。 老人憂鬱症的病因有很多,主要與生理、心理、環境等因素有關。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生理上的疾病也會增加,這些因素會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此外,老年人往往處於空巢狀態,孤獨感和失去親友的痛苦也是導致憂鬱症的重要因素。 老人憂鬱症的症狀比較明顯,包括情緒低落、焦慮、疲倦、睡眠障礙、食欲不振等,並且常常伴隨著思維的負向固化和悲觀的觀念。這些症狀會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使得老年人往往感到無力、無望、失去動力等。 治療老人憂鬱症的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家人和醫療專家的支持。老年人需要理解和支持,有陪伴者和醫療專業人員的關注和照顧可以有效地幫助老年人戰勝憂鬱症。此外,定期運動和保持社交活動也能夠幫助老年人減輕憂鬱症的症狀。 總之,老人憂鬱症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要注意老年人的情緒變化,給予他們關心和支持,幫助他們戰勝憂鬱症,以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

老年人的攝護腺問題

老年人攝護腺問題是男性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攝護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的一部分,主要負責分泌液體以幫助精子運動和保護精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攝護腺會逐漸變大,這種現象稱為攝護腺增生,而且攝護腺癌也可能出現。 據統計,攝護腺肥大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約有50%的65歲以上男性有攝護腺肥大的症狀,80歲以上的男性約有90%有相關症狀。 此外,攝護腺肥大的發病率還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遺傳、生活習慣和環境因素等。例如,長期暴露在有害物質和污染物質中的男性,攝護腺肥大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攝護腺增生通常是良性的,但它可能會導致下尿道症狀(LUTS),包括頻尿、夜尿、尿急、尿液流失等。此外,攝護腺增生還可能導致尿流量減少、尿流不順暢和尿流間歇等問題。在嚴重的情況下,尿液甚至可能會在膀胱中滯留,這種情況需要立即治療。 對於老年人的攝護腺問題,通常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通常包括使用5α-還原酶抑制劑、α-受體阻滯劑和磷酸酶-5抑制劑等藥物,這些藥物可以緩解LUTS症狀,並有助於控制攝護腺增生。手術治療通常包括轉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和腹腔鏡手術等方法,這些手術可以完全切除攝護腺,但也可能會導致一些風險和副作用。 總的來說,老年人攝護腺問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但通過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大多數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療和緩解。老年人應該定期接受醫學檢查,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適當的飲食、運動和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以減少攝護腺問題的風險。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