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27
日本山梨縣富士河口湖町一間Lawson便利商店常吸引大批遊客拍攝。(中央社)(中央社東京27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今天開始放黃金週長假,各觀光地迎接大量遊客。面對日趨嚴重的「觀光公害」問題,各地相繼展開因應作為,包括決定掛黑布阻擋遊客拍富士山,及在湖畔大鳥居旁設柵欄等。
日本TBS電視台、日本經濟新聞及富士新聞網報導,日本一年一度的黃金週長假今天起跑,各地方政府無不想方設法積極因應日趨嚴重的「觀光公害」(overtourism,又譯超限旅遊)問題。
富士河口湖町將掛黑布幕 阻遊客拍富士山
例如近年成為遊客熱門拍照景點的河口湖車站外一家羅森(LAWSON)便利商店,因為跟背後的富士山形成強烈對比,吸引許多遊客到此一遊打卡。
不過,因為這間便利商店前方道路狹窄,聚集此處的遊客經常隨意穿越道路,人車爭道相當危險,所以富士河口湖町公所承辦人員表示,如果不採取對策,一旦發生事故的話,就會讓地方民眾成為加害者,「我們不得不採取最後手段」。
所謂「最後手段」指的就是在便利商店對面的人行道上,設置一面無法從人行道同時拍攝到便利商店與富士山的黑色布幕,目前預想布幕高度約2.5公尺、寬度約20公尺。
有日本網友在社群平台上發文贊同說,「等到發生意外就來不及了,我認為這會是有效的因應對策」;但也有網友存疑說,「會不會反而造成拍照遊客直接站在馬路上拍攝」。
琵琶湖畔大鳥居 設柵欄阻遊客跨越
位於滋賀縣琵琶湖畔的白髭神社大鳥居,同為遊客必訪知名景點之一,許多遊客為了更靠近位於湖畔的大鳥居,直接從神社這一側恣意橫越當地國道(類似台灣的省道),險象環生,甚至還曾發生過死亡事故。
MBS NEWS報導,雖然日本政府國土交通省滋賀國道事務所,今年3月在神社前設置用日語與英語書寫的「禁止穿越」標語,仍無法阻止遊客冒險穿越道路。
白髭神社方面也在今年2月採取有礙優美景緻的作法,就是在大鳥居旁設置高度約110公分、寬度約100公尺的金屬製柵欄。其實此處原先就有設置木製柵欄,但因為高度太低,遊客經常跨越柵欄接近大鳥居。
白髭神社宮司(神社負責人)高橋敬一說,雖然曾為設置柵欄感到苦惱,但確保安全是首要考量。
神社方面表示,為了防止遊客危險穿越行為,將拜託相關單位考量在此處興建行人陸橋。
影片來源:MBS NEWS
琵琶湖畔的白髭神社大鳥居也是遊客必訪的知名景點。(圖取自pakutaso圖庫)京都因應黃金週 呼籲遊客公車轉地鐵
再看一直以來為大量遊客造訪而苦的京都市,由於當地居民長年必須跟遊客搶搭公車,京都市政府已決定從今年6月起引進「觀光特急公車」,希望透過區分觀光客與市民的搭車路線,多少減輕搭不上車的惱人現象。
「觀光特急公車」僅在週末及國定假日行駛,且中途停靠站有限,目的是快速連接JR京都站與觀光景點。
不僅如此,面對今年黃金週長假,京都市政府也呼籲遊客多加利用公車轉乘地下鐵服務。京都市政府祭出的優惠是只要願轉乘地下鐵,就可以獲得免費搭乘的地鐵票。
另外,就是在黃金週期間,將每隔3分鐘到4分鐘增開從京都站開往清水寺的臨時公車。
鎌倉市增派英語志工 江之電試行居民優先
同為日本古都的神奈川縣鎌倉市,由於市區街廓狹小,加上距離東京不遠,遊客很容易到訪,大量遊客聚集已成長久以來課題。
由於鎌倉站前經常可看到外國客駐足顯得人潮擁擠,所以鎌倉市政府已從今年4月中旬起,每逢週末假日及國定假日,在鎌倉站東口及西口各安排兩名會說英語的志工;而在今年黃金週期間,也在平日安排英語志工協助觀光客。
當地知名觀光鐵道江之島電鐵(簡稱江之電),將在5月3日到5日試行沿線居民優先入站的措施。當排隊候車的人龍排到鎌倉站外時,住在江之電沿線的居民只要持有市府所發出的證明書,就可以不用排隊直接進入車站內。(譯者:黃名璽)1130427
Related Posts
台灣太魯閣國家公園空拍美景
這個河流是有生命的,它切割過山脈,形成峽谷,製造了河岸階地,澆灌著森林,孕育著無數的生物和人類。(請打開CC中文字幕,有中文景點標示) https://youtu.be/8eWsEqPVPHY 寧安橋位於長春祠的西邊。這座紅色的吊橋是在通往中央橫貫公路的建設期間建造的。 布洛灣吊橋將連接周圍的景點,例如布洛灣、八大崗和燕子口步道,與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其他旅遊亮點相連。 太魯閣的V形峽谷在世界上相當罕見。最美麗的一段在九曲洞和燕子口之間。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河流穿過山脈,地形的曲線是它自然設計中最美麗的迷人之處。壯麗的峽谷由大理岩、片麻岩和片頁岩層組成。 瑞穗古道的懸崖峭壁,寬度僅有30厘米,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中唯一的歷史保存遺址。 新、舊六芳橋都跨越立霧溪。在橋下,河流轉了90度,從高聳的大理石峭壁上刻出了美麗的波紋線條。 在通往峽谷的路上有許多隧道,但其中一段被稱為「九曲洞」,特別令人驚嘆,是遊客的熱門景點。 天祥有四個河岸階地,這是最低的一個,可以遠眺遠方的祥德寺。 長春祠最初是為了敬奉在建造橫貫公路時死亡的人而建造的。 在注入太平洋之前,立霧溪在這裡形成了一個狹窄的峽口,中央橫貫公路穿越其中。這也將太魯閣峽谷的美景帶到了世界的注目下。
How 好生活!郭慈安博士講「老後幸福的想像」@NATWA 2023年會
https://youtu.be/1SX6BRqSu7w 中山醫學大學郭慈安副教授2022年榮獲美國老年學學會(Geront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GSA) 的Fellow榮譽。GSA是全球最大也最有歷史的跨領域老年學組織,會員超過5500人。 郭慈安副教授是醫社系、醫學系、語聽系共聘的老師,同時也是中山附醫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的執行長。郭老師兼具學術與實務的工作經驗,旅美時曾擔任美國榮民醫院老年與安寧專科病房社工、衛生福利部老年政策分析員、加州比佛利市政府長青科組長。除了目前教職之外,郭老師也擔任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臺中市紅十字會理事、台灣老年學學會理事等。 所有獲選的Fellow都代表對老年學領域的研究、服務、社會貢獻皆有高度的成就,需要學會理事會全數通過。2022年學會從生物科學、醫療、心理與行為以及社會政策與服務選出38位 Fellow! 中山醫學大學郭慈安副教授(取自大紀元)
黃麻(Corchorus olitorius)堪稱黃金纖維,麻芛(薏)湯夏天清涼降火氣佳餚
台灣農糧署在臉書介紹了台灣黃麻和麻芛(薏)湯,年長的人很多在童年時可能都吃過麻芛(薏)湯: #黃麻 是什麼?🧐 物美價廉的植物纖維 有黃金和絲綢的光澤 因此又有「黃金纖維」之稱 是製作麻繩的原料唷! 快跟小編一起來看一看黃麻的超級大變身吧😮 黃麻早期是農業重要的作物👍 最初的用途是紡織布及麻繩🪢的運用 後來因運送稻米、糖等重要物資 需要大量麻布袋而鼓勵農民🧑🌾大量種植 臺中還有一條以此命名的溪 位於南屯區忠明、公正里附近 早期種植很多,麻園相連成林🌲 因此叫這條溪為『 #麻園頭溪 』 成為在地文化的地名 取完黃麻長纖維後 Read more
Related Posts
台灣太魯閣國家公園空拍美景
這個河流是有生命的,它切割過山脈,形成峽谷,製造了河岸階地,澆灌著森林,孕育著無數的生物和人類。(請打開CC中文字幕,有中文景點標示) https://youtu.be/8eWsEqPVPHY 寧安橋位於長春祠的西邊。這座紅色的吊橋是在通往中央橫貫公路的建設期間建造的。 布洛灣吊橋將連接周圍的景點,例如布洛灣、八大崗和燕子口步道,與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其他旅遊亮點相連。 太魯閣的V形峽谷在世界上相當罕見。最美麗的一段在九曲洞和燕子口之間。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河流穿過山脈,地形的曲線是它自然設計中最美麗的迷人之處。壯麗的峽谷由大理岩、片麻岩和片頁岩層組成。 瑞穗古道的懸崖峭壁,寬度僅有30厘米,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中唯一的歷史保存遺址。 新、舊六芳橋都跨越立霧溪。在橋下,河流轉了90度,從高聳的大理石峭壁上刻出了美麗的波紋線條。 在通往峽谷的路上有許多隧道,但其中一段被稱為「九曲洞」,特別令人驚嘆,是遊客的熱門景點。 天祥有四個河岸階地,這是最低的一個,可以遠眺遠方的祥德寺。 長春祠最初是為了敬奉在建造橫貫公路時死亡的人而建造的。 在注入太平洋之前,立霧溪在這裡形成了一個狹窄的峽口,中央橫貫公路穿越其中。這也將太魯閣峽谷的美景帶到了世界的注目下。
How 好生活!郭慈安博士講「老後幸福的想像」@NATWA 2023年會
https://youtu.be/1SX6BRqSu7w 中山醫學大學郭慈安副教授2022年榮獲美國老年學學會(Geront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GSA) 的Fellow榮譽。GSA是全球最大也最有歷史的跨領域老年學組織,會員超過5500人。 郭慈安副教授是醫社系、醫學系、語聽系共聘的老師,同時也是中山附醫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的執行長。郭老師兼具學術與實務的工作經驗,旅美時曾擔任美國榮民醫院老年與安寧專科病房社工、衛生福利部老年政策分析員、加州比佛利市政府長青科組長。除了目前教職之外,郭老師也擔任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臺中市紅十字會理事、台灣老年學學會理事等。 所有獲選的Fellow都代表對老年學領域的研究、服務、社會貢獻皆有高度的成就,需要學會理事會全數通過。2022年學會從生物科學、醫療、心理與行為以及社會政策與服務選出38位 Fellow! 中山醫學大學郭慈安副教授(取自大紀元)
黃麻(Corchorus olitorius)堪稱黃金纖維,麻芛(薏)湯夏天清涼降火氣佳餚
台灣農糧署在臉書介紹了台灣黃麻和麻芛(薏)湯,年長的人很多在童年時可能都吃過麻芛(薏)湯: #黃麻 是什麼?🧐 物美價廉的植物纖維 有黃金和絲綢的光澤 因此又有「黃金纖維」之稱 是製作麻繩的原料唷! 快跟小編一起來看一看黃麻的超級大變身吧😮 黃麻早期是農業重要的作物👍 最初的用途是紡織布及麻繩🪢的運用 後來因運送稻米、糖等重要物資 需要大量麻布袋而鼓勵農民🧑🌾大量種植 臺中還有一條以此命名的溪 位於南屯區忠明、公正里附近 早期種植很多,麻園相連成林🌲 因此叫這條溪為『 #麻園頭溪 』 成為在地文化的地名 取完黃麻長纖維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