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逾8週當心肺病上身 胃食道逆流也是高風險

0
151

2023/9/19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9日電)咳喘逾8週當心肺病找上身。醫師提醒,最致命莫過於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自體免疫疾病、50歲以上男性、老菸槍、胃食道逆流等都屬高風險,應定期檢測肺功能。

不少人會把喘、咳等症狀當作過敏或感冒,甚至不以為意未就醫,但若出現「咳、喘、累」3大症狀且持續8週以上應留意。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長期出現咳、喘症狀的疾病很多,包括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肺氣腫等,但最致命莫過於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

他曾收治1名企業高階主管,平時就有咳、喘症狀,自認身體還很硬朗仍能負荷這些小問題就不以為意,也沒有聽診後背下肺葉的完整檢查觀念,在一次健康檢查時發現癌指數CA19-9偏高,誤以為是惡性腫瘤,轉診至胸腔內科才發現肺部已嚴重纖維化,確診特發性肺纖維化,病情急性惡化,不到1年即病逝。

目前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成因尚不清楚,王鶴健指出,但50歲以上男性、有吸菸史、肺纖維化家族病史、長期胃食道逆流或是曾暴露於高粉塵環境工作者,都是罹患特發性肺纖維化的高危險族群。

此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也是肺纖維化的高風險族群。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鄭添財呼籲,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症、乾燥症、皮肌炎、多發性肌炎、紅斑性狼瘡等病友,無論是否有「咳、喘、累」症狀,在原發疾病追蹤過程中,建議在醫師專業評估下,每3到6個月定期安排肺功能檢查,觀察是否有肺纖維化的狀況。

鄭添財說明,雖然肺纖維化無法根治,對肺功能的傷害不可逆,所幸近年已有抗肺纖維化藥物可協助病友改善症狀,恢復生活品質外,更能延緩肺功能下降程度,避免疾病持續惡化。

為了提高民眾對菜瓜布肺的認識,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將每年9月19日訂為台灣肺纖維化日,以919代表「走一走會喘」的重要徵兆,日前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肺常有意思 健走嘉年華」活動,號召逾500名高危險族群一起走出戶外,守護自身肺部健康。(編輯:管中維)1120919


菜瓜布肺,又稱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種慢性、不可逆的肺部疾病,會導致肺部組織產生疤痕。疤痕組織會使肺部變硬、變小,並使其無法正常運作。

菜瓜布肺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與遺傳、環境因素和免疫系統失調有關。

菜瓜布肺的典型症狀包括:

  • 呼吸短促
  • 咳嗽
  • 疲勞
  • 胸痛
  • 食慾不振
  • 體重減輕

菜瓜布肺的診斷通常需要以下檢查:

  • 胸部X光
  • 胸部電腦斷層掃描
  • 肺功能測試
  • 肺活檢

菜瓜布肺目前沒有治癒方法,但有藥物可以幫助延緩病情惡化。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

  • 抗纖維化藥物:可以幫助減少肺部疤痕的形成。
  • 氧氣治療:可以幫助患者補充氧氣。
  • 肺移植:是一種可能延長患者生命的治療方法,但需要符合嚴格的條件。

菜瓜布肺的預後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一般來說,菜瓜布肺患者的平均存活時間約為 3 到 5 年。

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降低患菜瓜布肺風險的措施:

  • 戒菸:吸菸是菜瓜布肺的主要危險因素。
  • 避免暴露於空氣污染物。
  • 保持健康體重。
  • 均衡飲食。
  • 定期運動。

如果出現菜瓜布肺的症狀,應儘早就醫。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幫助延緩病情惡化,提高生活品質。


咳喘逾8週別再誤認小感冒 當心肺病找上身

2019/9/19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9日電)一項調查指出,連續8週出現咳、喘症狀,近8成受訪者都認為只是感冒,忽略肺部疾病可能性。醫師強調,一般感冒平均1週就應痊癒,超過2週就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近來針對國內500名民眾進行就醫行為調查,今天舉辦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當民眾咳嗽、喘不過氣症狀超過8週時,多達7成8的民眾仍認為是一般感冒,超過3成患者不知道應到胸腔內科就醫,更多的是求助家醫科、耳鼻喉科等科別。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王鶴健表示,長期出現咳、喘症狀的疾病很多,包括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肺氣腫等,但最致命的莫過於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

他解釋,菜瓜布肺是一種原因不明的間質性肺病,患者的肺部會不斷纖維化而佈滿疤痕,外觀猶如一塊菜瓜布,盛行率每10萬人當中約有10人,推估全台有超過2000名患者,症狀包括呼吸急促、長期乾咳、日常活動容易喘,經常疲憊、無力不適並有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等症狀。

王鶴健說,由於疾病進程無法預料,一旦急性惡化可能活不過2年,尤其合併有肺阻塞、肺氣腫等疾病者惡化速度更快,致命性不亞於癌症;然而,過去臨床上缺乏有效治療方式,僅能以類固醇、化痰藥等方式緩解症狀,直到2014年才有延緩肺功能惡化的藥物問世,可延緩肺功能下降近50%,並減少68%急性惡化發生風險。

振興醫院內科部主任陶啟偉強調,菜瓜布肺有6大高危險族群,包括男性、年過50歲以上者、吸菸或曾吸菸者、胃食道逆流、長期暴露粉塵環境中、有菜瓜布肺家族史者,一旦出現疑似症狀都應提高警覺。

陶啟偉說,許多民眾常認為咳嗽是小問題,但連續咳超過2週當心潛藏大問題,他解釋,一般感冒最多1到2週就應自行痊癒,若咳嗽超過2週千萬別誤以為是感冒沒斷根,建議就醫檢查是否有肺部疾病,及早發現、治療。

為了提高民眾對菜瓜布肺的認識,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將每年9月19日訂為台灣菜瓜布肺日,以919代表「走一走會喘」的重要徵兆,22日也將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全台首場健走活動,邀民眾一同為健康而走。(編輯:陳清芳)1080919

自體免疫疾病者咳喘逾2月 恐是肺纖維化警訊

2020/11/10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0日電)全台12萬名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當心,醫師提醒,即便疾病控制得當,疾病仍可能攻擊肺部導致肺纖維化,嚴重恐危命,一旦出現乾咳、喘症狀超過2個月,務必提早就醫,及早治療。

全球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蔓延,感染後可能留下肺纖維化後遺症,引發各界關注。但實際上,很多疾病都可能導致肺纖維化,「間質性肺病」也是常見原因之一。

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今天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間質性肺病(ILDs)有多達200多種疾病,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就是其中之一,患者肺部會產生大量異常的疤痕組織,導致肺部無法進行正常氣體交換,久而久之危害肺功能。

鄭世隆說,間質性肺病好發於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及皮肌炎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過敏、病毒感染也是可能原因。

據統計,自體免疫疾病高居台灣10大重大傷病人數第3名,每年平均新增4000例,至今年7月全台累計超過12萬名患者。

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表示,自體免疫疾病起因於免疫系統失控,導致身體誤將正常細胞當作敵人,而出現不同症狀,好發於30至60歲年輕族群,女性又比男性來得多。

蔡長祐指出,自體免疫患者經常將注意力集中在外貌如皮膚、關節腫痛變形等症狀,卻忽略其他器官也可能因免疫失調遭攻擊,即便疾病控制良好,仍可能攻擊肺部導致肺纖維化,其中3成患者會發展成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造成無法復原的肺功能損傷、影響正常功能,嚴重恐死亡。

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陳明翰表示,肺纖維化的早期症狀較難以察覺,通常等到狀況加劇而就醫時,疾病已相當嚴重,呼籲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務必留意自身肺部狀況,一旦出現乾咳、喘、容易疲勞,且症狀超過2個月未改善,務必儘速就醫,把握治療良機。

陳明翰說,有別以往自體免疫疾病引發肺纖維化的患者只能透過免疫調節藥物與抗發炎藥物減緩疾病惡化,近年已有新藥問世,可望降低急性惡化與死亡風險。(編輯:陳政偉)1091110

Related Posts
歡迎來到老人部落格!
歡迎來到老人部落格!

歡迎來到老人部落格(laulang.org)!這個部落格是專為老年人打造的一個資訊分享平台,我們的目標是幫助老年人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 在老人部落格,我們分享各種與老年人生活相關的話題,包括健康、養生、娛樂、旅遊、家庭等等。我們的內容通常會採用簡潔易懂、親切友善的方式,以符合老年人的閱讀習慣和需求。 在老人部落格,我們非常重視老年人的聲音和反饋,所以我們歡迎老年人積極參與討論和分享自己的意見。如果您有任何建議或想法,都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交流。 最後,感謝大家對老人部落格的支持,我們將會不斷努力,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和內容。

老人常有的疾病和醫護建議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的身體功能逐漸下降,容易出現各種疾病。以下是老人常見的疾病和醫療建議: 骨質疏鬆症:老年人骨骼中的鈣質流失比較快,導致骨骼變得脆弱。建議老年人增加鈣質攝入量,多吃含鈣食物,例如牛奶、豆腐、海藻等。此外,適量運動也有助於增強骨骼。 高血壓:老年人的血管變得僵硬,血壓容易升高。建議老年人多控制鹽分攝入量,保持適當體重,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如果血壓偏高,建議及早就醫治療,遵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糖尿病:老年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建議老年人多控制糖分攝入量,避免飲食過量,多食用含纖維食物。同時,定期進行血糖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糖尿病。 中風:老年人中風的風險較高,建議老年人保持適當運動,注意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水平。如果出現中風症狀,應盡早就醫治療,避免延誤治療時間。 心臟病:老年人心臟功能下降,容易出現心臟病。建議老年人控制鹽分和脂肪攝入量,避免飲食過量,保持適當運動。如果出現心臟病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並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 總結來說,老年人的身體容易出現各種疾病,建議老年人保持適當的飲食、運動和休息,注意身體健康,如果有身體不適或疑似疾病,應及時就醫,接受適當的治療。此外,老年人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包括血壓、血糖、膽固醇、心電圖等。 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長期的憂慮和焦慮。 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以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護好視力和聽力。 適當增加鈣質、維生素D和其他營養素的攝入,以保持健康。 總之,老年人的身體需要更多的關注和照顧,建議老年人和家人關注身體健康,及時進行預防和治療,讓老年人能夠健康地度過晚年。

老人憂鬱症

老人憂鬱症是指年紀較大的人出現情感低落、憂愁、失去興趣、憂慮、疲倦、睡眠障礙等一系列症狀,進而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和身心健康。這種病症在老年人群體中非常常見,據統計,有超過20%的老年人患有憂鬱症。 老人憂鬱症的病因有很多,主要與生理、心理、環境等因素有關。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生理上的疾病也會增加,這些因素會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此外,老年人往往處於空巢狀態,孤獨感和失去親友的痛苦也是導致憂鬱症的重要因素。 老人憂鬱症的症狀比較明顯,包括情緒低落、焦慮、疲倦、睡眠障礙、食欲不振等,並且常常伴隨著思維的負向固化和悲觀的觀念。這些症狀會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使得老年人往往感到無力、無望、失去動力等。 治療老人憂鬱症的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家人和醫療專家的支持。老年人需要理解和支持,有陪伴者和醫療專業人員的關注和照顧可以有效地幫助老年人戰勝憂鬱症。此外,定期運動和保持社交活動也能夠幫助老年人減輕憂鬱症的症狀。 總之,老人憂鬱症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要注意老年人的情緒變化,給予他們關心和支持,幫助他們戰勝憂鬱症,以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

老年人的攝護腺問題

老年人攝護腺問題是男性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攝護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的一部分,主要負責分泌液體以幫助精子運動和保護精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攝護腺會逐漸變大,這種現象稱為攝護腺增生,而且攝護腺癌也可能出現。 據統計,攝護腺肥大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約有50%的65歲以上男性有攝護腺肥大的症狀,80歲以上的男性約有90%有相關症狀。 此外,攝護腺肥大的發病率還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遺傳、生活習慣和環境因素等。例如,長期暴露在有害物質和污染物質中的男性,攝護腺肥大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攝護腺增生通常是良性的,但它可能會導致下尿道症狀(LUTS),包括頻尿、夜尿、尿急、尿液流失等。此外,攝護腺增生還可能導致尿流量減少、尿流不順暢和尿流間歇等問題。在嚴重的情況下,尿液甚至可能會在膀胱中滯留,這種情況需要立即治療。 對於老年人的攝護腺問題,通常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通常包括使用5α-還原酶抑制劑、α-受體阻滯劑和磷酸酶-5抑制劑等藥物,這些藥物可以緩解LUTS症狀,並有助於控制攝護腺增生。手術治療通常包括轉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和腹腔鏡手術等方法,這些手術可以完全切除攝護腺,但也可能會導致一些風險和副作用。 總的來說,老年人攝護腺問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但通過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大多數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療和緩解。老年人應該定期接受醫學檢查,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適當的飲食、運動和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以減少攝護腺問題的風險。

Related Posts
歡迎來到老人部落格!
歡迎來到老人部落格!

歡迎來到老人部落格(laulang.org)!這個部落格是專為老年人打造的一個資訊分享平台,我們的目標是幫助老年人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 在老人部落格,我們分享各種與老年人生活相關的話題,包括健康、養生、娛樂、旅遊、家庭等等。我們的內容通常會採用簡潔易懂、親切友善的方式,以符合老年人的閱讀習慣和需求。 在老人部落格,我們非常重視老年人的聲音和反饋,所以我們歡迎老年人積極參與討論和分享自己的意見。如果您有任何建議或想法,都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交流。 最後,感謝大家對老人部落格的支持,我們將會不斷努力,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和內容。

老人常有的疾病和醫護建議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的身體功能逐漸下降,容易出現各種疾病。以下是老人常見的疾病和醫療建議: 骨質疏鬆症:老年人骨骼中的鈣質流失比較快,導致骨骼變得脆弱。建議老年人增加鈣質攝入量,多吃含鈣食物,例如牛奶、豆腐、海藻等。此外,適量運動也有助於增強骨骼。 高血壓:老年人的血管變得僵硬,血壓容易升高。建議老年人多控制鹽分攝入量,保持適當體重,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如果血壓偏高,建議及早就醫治療,遵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糖尿病:老年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建議老年人多控制糖分攝入量,避免飲食過量,多食用含纖維食物。同時,定期進行血糖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糖尿病。 中風:老年人中風的風險較高,建議老年人保持適當運動,注意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水平。如果出現中風症狀,應盡早就醫治療,避免延誤治療時間。 心臟病:老年人心臟功能下降,容易出現心臟病。建議老年人控制鹽分和脂肪攝入量,避免飲食過量,保持適當運動。如果出現心臟病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並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 總結來說,老年人的身體容易出現各種疾病,建議老年人保持適當的飲食、運動和休息,注意身體健康,如果有身體不適或疑似疾病,應及時就醫,接受適當的治療。此外,老年人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包括血壓、血糖、膽固醇、心電圖等。 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長期的憂慮和焦慮。 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以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護好視力和聽力。 適當增加鈣質、維生素D和其他營養素的攝入,以保持健康。 總之,老年人的身體需要更多的關注和照顧,建議老年人和家人關注身體健康,及時進行預防和治療,讓老年人能夠健康地度過晚年。

老人憂鬱症

老人憂鬱症是指年紀較大的人出現情感低落、憂愁、失去興趣、憂慮、疲倦、睡眠障礙等一系列症狀,進而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和身心健康。這種病症在老年人群體中非常常見,據統計,有超過20%的老年人患有憂鬱症。 老人憂鬱症的病因有很多,主要與生理、心理、環境等因素有關。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生理上的疾病也會增加,這些因素會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此外,老年人往往處於空巢狀態,孤獨感和失去親友的痛苦也是導致憂鬱症的重要因素。 老人憂鬱症的症狀比較明顯,包括情緒低落、焦慮、疲倦、睡眠障礙、食欲不振等,並且常常伴隨著思維的負向固化和悲觀的觀念。這些症狀會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使得老年人往往感到無力、無望、失去動力等。 治療老人憂鬱症的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家人和醫療專家的支持。老年人需要理解和支持,有陪伴者和醫療專業人員的關注和照顧可以有效地幫助老年人戰勝憂鬱症。此外,定期運動和保持社交活動也能夠幫助老年人減輕憂鬱症的症狀。 總之,老人憂鬱症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要注意老年人的情緒變化,給予他們關心和支持,幫助他們戰勝憂鬱症,以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

老年人的攝護腺問題

老年人攝護腺問題是男性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攝護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的一部分,主要負責分泌液體以幫助精子運動和保護精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攝護腺會逐漸變大,這種現象稱為攝護腺增生,而且攝護腺癌也可能出現。 據統計,攝護腺肥大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約有50%的65歲以上男性有攝護腺肥大的症狀,80歲以上的男性約有90%有相關症狀。 此外,攝護腺肥大的發病率還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遺傳、生活習慣和環境因素等。例如,長期暴露在有害物質和污染物質中的男性,攝護腺肥大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攝護腺增生通常是良性的,但它可能會導致下尿道症狀(LUTS),包括頻尿、夜尿、尿急、尿液流失等。此外,攝護腺增生還可能導致尿流量減少、尿流不順暢和尿流間歇等問題。在嚴重的情況下,尿液甚至可能會在膀胱中滯留,這種情況需要立即治療。 對於老年人的攝護腺問題,通常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通常包括使用5α-還原酶抑制劑、α-受體阻滯劑和磷酸酶-5抑制劑等藥物,這些藥物可以緩解LUTS症狀,並有助於控制攝護腺增生。手術治療通常包括轉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和腹腔鏡手術等方法,這些手術可以完全切除攝護腺,但也可能會導致一些風險和副作用。 總的來說,老年人攝護腺問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但通過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大多數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療和緩解。老年人應該定期接受醫學檢查,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適當的飲食、運動和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以減少攝護腺問題的風險。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