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學名:Momordica charantia),又稱為苦蔓瓜、澄茄,是一種屬於葫蘆科的植物。這種瓜類原產於印度,但現在廣泛分佈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苦瓜長得像一個瓜,但表面多有凹凸不平的突起,外皮顏色從淺綠到深綠,成熟後則變為黃色或橙色。
圖取自農糧署臉書專頁苦瓜的味道特別苦,是它獨特的特點。然而,正因為它的苦味,苦瓜擁有多種健康益處。傳統上,它在中醫和印度阿育吠陀醫學中被用作治療多種疾病,包括糖尿病、消化不良和皮膚問題。
營養上,苦瓜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A、鈣和鐵,還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纖維。除了傳統醫學用途外,現代研究也顯示苦瓜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癌、抗病毒和降血糖的作用。
在台灣和其他華人社區,苦瓜常用於炒菜、燉湯或做成冷盤。儘管苦瓜的味道可能需要一些適應,但其獨特的營養價值和多種用途使它成為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食材。
對於長者來說,苦瓜被認為有助於調節血糖、增強免疫系統,甚至對於一些長期慢性疾病也可能有所幫助。
苦瓜被廣泛認為具有多種健康益處,而這些益處也有一些科學研究作為支持。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研究領域:
降低血糖
- 糖尿病管理:若干研究顯示苦瓜有助於降低血糖水平。其中一種化合物是「查蘭汀」(Charantin),被認為可以增加組織對葡萄糖的吸收,從而降低血糖。
抗癌
- 抗癌特性:一些實驗室研究指出,苦瓜萃取物能夠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尤其是乳腺癌和胰臟癌細胞。
抗病毒和抗微生物
- 免疫提升:有些研究表明,苦瓜具有抗病毒和抗微生物的效果,可能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
消化
- 改善消化:由於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苦瓜可以有助於消化系統,減少便秘等問題。
減肥
- 促進脂肪代謝:一些研究建議,苦瓜能夠促進脂肪代謝,因此可能對減重有所幫助。
其他
- 皮膚健康:苦瓜含有維生素C,這是一種強效的抗氧化劑,有助於皮膚健康。
儘管這些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初步數據,但多數研究仍處於實驗室或動物模型階段。需要更多的臨床試驗來確認這些效果和明確劑量。此外,由於苦瓜可能與某些藥物(如糖尿病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因此在使用苦瓜作為補品或食物療法前,建議先咨詢醫生。
苦瓜的吃法
苦瓜的吃法多樣,不同的文化和地區有各自獨特的烹調方式。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苦瓜食用方式:
中式烹飪
- 苦瓜炒蛋:將苦瓜切片或切絲,與打好的雞蛋一同快炒,是一道簡單但美味的家常菜。
- 苦瓜炖豬骨湯:苦瓜與豬骨一同炖煮,可做成一道解暑的湯品。
- 魚香苦瓜:使用醬油、蒜蓉、辣椒等調味,與其他蔬菜或肉類一起炒。
台式烹飪
- 苦瓜茶:將苦瓜曬乾後磨成粉,可泡成苦瓜茶。
- 苦瓜炒蝦米:使用蝦米與苦瓜快炒,增加鮮味。
印度式烹飪
- Karela Sabzi:將苦瓜與馬鈴薯切片後,用咖喱粉、薑蒜和其他印度香料一同炒或燜煮。
- 苦瓜炸物(Bharwa Karela):將苦瓜挖空,填充咖喱香料和蔬菜或肉,然後進行炸或燒烤。
日式烹飪
- 涼拌苦瓜(ゴーヤチャンプルー):這是一道沖繩料理,將苦瓜、豆腐和豬肉一同炒。
其他
- 苦瓜汁:將新鮮苦瓜壓成汁,可以作為一種健康飲品。
- 苦瓜籽:一些地區會吃苦瓜籽,認為有特別的營養價值。
不論你選擇哪一種烹飪方式,都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調味品和配料。苦瓜具有獨特的風味和營養價值,是多種料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苦瓜的苦會甘,但小黃瓜若苦,其苦味令人不能忍受,為什麼有這樣的不同?
苦瓜和小黃瓜之間的苦味來源和化學成分有所不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它們的苦味會產生不同的感覺和接受程度。
- **苦瓜的苦味主要來自一種名為「苦瓜素」(Momordicin)的化學成分。**這種成分除了帶有苦味外,也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病毒和抗癌等。因此,苦瓜的苦味在文化和烹飪中通常被認為是有益的,甚至是令人期待的。
- **小黃瓜的苦味則主要來自一種名為「庫庫比丁」(Cucurbitacin)的化學成分。**這種成分在小黃瓜中通常是以極少量存在,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例如,由於不適當的灌溉或土壤營養不均等),庫庫比丁的含量會增加,導致小黃瓜變得非常苦。庫庫比丁不僅苦味強烈,而且在高劑量下可能對人體有毒。
- 口感和文化接受度:苦瓜的苦味在亞洲文化中經常被接受,甚至被視為有益健康。相對地,小黃瓜的苦味通常被視為一種缺陷,並且在高含量下可能會對人體造成不適。
總之,這兩種瓜的苦味成分不同,生物活性也不同,因此會產生不同的感覺和文化接受度。若小黃瓜呈現異常的苦味,最好避免食用,因為這可能是由於庫庫比丁含量過高所造成的。
Related Posts
CDC 籲別吃生麵團(raw cookie dough),但它實在太美味了…..
一起與生麵團相關的沙門氏菌爆發已在六個州造成至少18人感染。 生麵團對許多人來說似乎是一種難以抗拒的誘惑。無論他們是從攪拌碗中取一塊、舔舐用來舀麵團的湯匙,還是直接咬下一卷購買的麵團,他們都無法抵擋衛生部門的警告:不要吃生麵團。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報告,與生麵團相關的沙門氏菌(salmonella)感染已在六個州造成至少18人生病,其中有兩人住院治療。 受感染的其中九人報告稱,他們食用了Papa Murphy's Take 'N' Bake Pizza的生麵團,該連鎖店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店。在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調查中,這家披薩連鎖店表示已停止銷售其take-and-bake chocolate chip cookie dough 和 s’mores bars,衛生部門建議購買了這些產品的消費者應該將其丟棄。 CDC經常警告人們別吃生麵團,但也承認這很難說服大眾。 CDC表示:“在製作餅乾、布朗尼、蛋糕或麵包時,您可能會想嘗一口未完全烤熟的麵團或麵糊。”“但是食用或品嚐生(未烤熟)的麵團或麵糊後,您可能會感到不適。” 芝加哥的Bon Vivant Read more
豆腐對你有益嗎?聽聽專家和研究的觀點
豆腐是一種傳統的大豆製品,以豆漿為基礎製成。它是一種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廣泛用於世界各地的飲食中。 豆腐有多種類型,包括硬豆腐、軟豆腐、絲豆腐和豆腐皮等。不同類型的豆腐在質地和用途上有所不同。 豆腐是一種多功能食材,它可以吸收其他食材的味道,並可用於各種烹飪方法。它可以烤、炒、煎、燉或蒸,並可以添加到湯、沙拉、麵食、炒飯等各種菜餚中。 豆腐的營養價值很高。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鈣、鐵、鎂、鋅、維生素B和亞油酸等營養素。豆腐也是一個低脂肪和低膽固醇的選擇,有助於心臟健康。 許多研究表明,豆腐和其他大豆食品在飲食中的適量攝入與降低心臟病風險、改善骨骼健康、緩解更年期症狀和降低某些癌症風險有關。 對於素食者、素食主義者或那些希望增加植物性蛋白質攝入量的人來說,豆腐是一個營養豐富且多功能的食材選擇。 不過,也有人對豆腐有疑慮,說它含有大量雌激素,因此不健康。真相如何呢?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專文釋疑說: 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的營養師兼發言人艾米·布拉加尼尼(Amy Bragagnini)表示:例如,每份三盎司的豆腐可以提供4至14克的蛋白質(取決於豆腐的類型),包括所有九種必需氨基酸。 此外,豆腐還含有維生素B、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和鈣、鎂、鋅和鐵等礦物質。 然而,大豆食品也有不好的聲譽。例如,布拉加尼尼女士的客戶經常問豆腐食品是否與癌症有關,這個擔憂源於大豆食品中相對較高的異黃酮(isoflavones)含量,這是與雌激素(hormone estrogen)結構相似的植物化合物。 異黃酮的存在還引起了對大豆可能對生育能力產生負面影響或讓男性具有更女性化特徵的擔憂。 Read more
清涼爽口,試試蘆筍兩吃
蘆筍原生於歐洲、非洲和亞洲的溫帶和熱帶地區。台灣有良好的種植環境,使得蘆的生產十分活躍,並且出口至全球各地。 蘆筍曾經是台灣外銷的NO.1🥇,1965年研發栽培技術提升,讓產量與面積逐年增加,經加工製作罐頭外銷,台灣成為全世界最大蘆筍罐頭外銷國家👍。 1981年國際貿易自由化,台灣因應產業轉型,已從當年採收白蘆筍供應罐頭加工,轉型為生產綠蘆筍為主與供應鮮銷市場。 臺灣蘆筍採收期每年3月-11月 蘆筍植物具有多年生草本的特性,其嫩芽被廣泛用於飲食中,烹調方式多樣化,如烤、炒、蒸或是作為湯的一部分。蘆筍既可做為主菜,也常常作為配菜使用。此外,蘆筍也被認為具有一些健康益處,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E、K和B6,以及鐵、銅、鈣和纖維。 台灣主要的蘆筍產區集中在南部地區,像是屏東、高雄等地,其中又以屏東縣產量最多。而且台灣的蘆筍產品主要出口至日本、美國和加拿大等地。另外,台灣也發展出各種不同品種的蘆筍,以適應不同的種植環境和市場需求。 台灣蘆筍的種植技術非常成熟,且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良好的聲譽。若有機會來台灣,不妨嘗試這裡新鮮、美味的蘆筍。 蘆筍汁的製作方法 製作蘆筍汁是一種簡單且健康的方式來享用這種蔬菜。下面提供一個基本的蘆筍汁製作方法: 所需材料: 新鮮蘆筍:8條 蘋果:1個(可選) 檸檬:半個 生薑:1小塊 水:適量 步驟: 將蘆筍清洗乾淨,並切去硬質的根部。如果蘆筍條比較粗,建議剝去外面的皮。 將蘋果切成塊,並去核。如果你喜歡更甜的口味,可以增加蘋果的份量。 將檸檬洗淨並切成兩半,用榨檸檬器將檸檬汁榨出。 切一小塊生薑,約莫1到2釐米大小即可,不必剝皮。 Read more
人間美味還是其臭無比?榴槤(Durian)
榴槤(Durian)是一種擁有濃郁香味的水果,在東南亞被稱為「水果之王」。它的外殼呈綠色或棕色,有尖銳的刺,內部則有多瓣的果肉。榴槤的果肉黃色,質地柔軟,但具有黏性。它有一種特殊的味道,被形容為香甜、奶油狀的味道,並帶有一些嚼勁。然而,榴槤的味道非常濃烈,有人陶醉於它的味道,覺得它是人間美味;也有人覺得它其臭無比,避之唯恐不及。 榴槤 (網路圖片) 中醫師表示,榴槤可提供全面的營養,體質虛弱的人可吃榴槤來補身體,但因榴槤性熱未必人人適合,食用者務必注意自己的體質。 榴槤又作榴蓮,別名麝香貓果。東南亞地區的人早在史前時代已食用榴槤,泰國的榴槤品質最好,且有大量栽種。榴槤具特殊氣味,它的臭味堪媲美臭豆腐,不過嚐過的人竟然多被它別樣的風味所吸引,甚至變成它的忠實吃客。 榴槤肉色淡黃、黏稠多汁、酥軟味甜,像在吃雪糕的口感。泰國一家店曾舉辦過為期4天的榴槤吃到飽活動,店家準備了10噸還不夠用,可見這顆「刺球」在當地受歡迎的程度。 看體質吃榴槤 俗話說:「一個榴槤三隻雞。」榴槤確實很「補」。在中醫看來,榴槤性熱,味甘,歸肝、腎、脾經,有強健身體,健脾補氣,補腎壯陽,活血散寒的功效。 體質偏寒、虛弱的人,可以適當食用榴槤,來補養身體。產後的婦女體質虛弱,忌吃生冷食物,也可根據體質吃些榴槤來補。但切勿吃多,特別是在榴槤盛產的夏季,天氣燥熱,吃榴槤則更熱,一次吃兩瓣是比較合適的量。 從營養學角度看,榴槤營養豐富完整。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100克榴槤含有維他命B1(佔每日建議攝取量的33%)、B2(17%)、B6(24%)、C(24% ),以及其它維他命B及少量維他命A,還有鎂、鉀、磷、鋅、鐵、鈣等富足的礦物質和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然而,它的熱量也高達147大卡,不容小覷。吃下一顆榴槤,輕鬆就攝取了近1千卡的熱量。 相較其它水果,吃榴槤的禁忌被醫生和營養師們強調較多,以下兩點一定要注意: 從個人體質方面來說,榴槤性熱,體質偏熱(如口乾、長痘、便秘)的人要少吃,普通人也要適量食用,避免上火;應避免和酒等屬性偏熱的食物同吃。 就疾病飲食禁忌而言,榴槤糖份高,糖尿病者不宜吃,過胖者應注意其熱量;榴槤也是高鉀水果,腎臟病、心臟病患者應慎吃;罹癌患者或有發炎症狀的人也不宜食用。 榴槤料理和食品 榴槤可以用來做各種料理和食品。儘管榴槤通常直接生吃以享受其獨特的風味,但它也是許多甜點和飲品的受歡迎成分。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榴槤料理: 榴槤冰淇淋:榴槤冰淇淋是非常受歡迎的甜點,使用榴槤果肉和奶製品製作而成,具有濃厚的榴槤風味。 榴槤糕點:榴槤可用於製作各種糕點,如榴槤挞、榴槤蛋糕、榴槤泡芙等。榴槤的香氣和味道能為這些糕點帶來獨特的風味。 榴槤果昔:榴槤可以與牛奶或冰淇淋混合製成豐富的榴槤果昔。這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飲品,尤其在炎熱的天氣中能提供涼爽和滿足感。 榴槤餅乾:榴槤可以添加到餅乾或餅乾麵團中,增添獨特的風味。這種餅乾可以作為甜點或小吃享用。 Read more
Related Posts
CDC 籲別吃生麵團(raw cookie dough),但它實在太美味了…..
一起與生麵團相關的沙門氏菌爆發已在六個州造成至少18人感染。 生麵團對許多人來說似乎是一種難以抗拒的誘惑。無論他們是從攪拌碗中取一塊、舔舐用來舀麵團的湯匙,還是直接咬下一卷購買的麵團,他們都無法抵擋衛生部門的警告:不要吃生麵團。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報告,與生麵團相關的沙門氏菌(salmonella)感染已在六個州造成至少18人生病,其中有兩人住院治療。 受感染的其中九人報告稱,他們食用了Papa Murphy's Take 'N' Bake Pizza的生麵團,該連鎖店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店。在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調查中,這家披薩連鎖店表示已停止銷售其take-and-bake chocolate chip cookie dough 和 s’mores bars,衛生部門建議購買了這些產品的消費者應該將其丟棄。 CDC經常警告人們別吃生麵團,但也承認這很難說服大眾。 CDC表示:“在製作餅乾、布朗尼、蛋糕或麵包時,您可能會想嘗一口未完全烤熟的麵團或麵糊。”“但是食用或品嚐生(未烤熟)的麵團或麵糊後,您可能會感到不適。” 芝加哥的Bon Vivant Read more
豆腐對你有益嗎?聽聽專家和研究的觀點
豆腐是一種傳統的大豆製品,以豆漿為基礎製成。它是一種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廣泛用於世界各地的飲食中。 豆腐有多種類型,包括硬豆腐、軟豆腐、絲豆腐和豆腐皮等。不同類型的豆腐在質地和用途上有所不同。 豆腐是一種多功能食材,它可以吸收其他食材的味道,並可用於各種烹飪方法。它可以烤、炒、煎、燉或蒸,並可以添加到湯、沙拉、麵食、炒飯等各種菜餚中。 豆腐的營養價值很高。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鈣、鐵、鎂、鋅、維生素B和亞油酸等營養素。豆腐也是一個低脂肪和低膽固醇的選擇,有助於心臟健康。 許多研究表明,豆腐和其他大豆食品在飲食中的適量攝入與降低心臟病風險、改善骨骼健康、緩解更年期症狀和降低某些癌症風險有關。 對於素食者、素食主義者或那些希望增加植物性蛋白質攝入量的人來說,豆腐是一個營養豐富且多功能的食材選擇。 不過,也有人對豆腐有疑慮,說它含有大量雌激素,因此不健康。真相如何呢?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專文釋疑說: 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的營養師兼發言人艾米·布拉加尼尼(Amy Bragagnini)表示:例如,每份三盎司的豆腐可以提供4至14克的蛋白質(取決於豆腐的類型),包括所有九種必需氨基酸。 此外,豆腐還含有維生素B、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和鈣、鎂、鋅和鐵等礦物質。 然而,大豆食品也有不好的聲譽。例如,布拉加尼尼女士的客戶經常問豆腐食品是否與癌症有關,這個擔憂源於大豆食品中相對較高的異黃酮(isoflavones)含量,這是與雌激素(hormone estrogen)結構相似的植物化合物。 異黃酮的存在還引起了對大豆可能對生育能力產生負面影響或讓男性具有更女性化特徵的擔憂。 Read more
清涼爽口,試試蘆筍兩吃
蘆筍原生於歐洲、非洲和亞洲的溫帶和熱帶地區。台灣有良好的種植環境,使得蘆的生產十分活躍,並且出口至全球各地。 蘆筍曾經是台灣外銷的NO.1🥇,1965年研發栽培技術提升,讓產量與面積逐年增加,經加工製作罐頭外銷,台灣成為全世界最大蘆筍罐頭外銷國家👍。 1981年國際貿易自由化,台灣因應產業轉型,已從當年採收白蘆筍供應罐頭加工,轉型為生產綠蘆筍為主與供應鮮銷市場。 臺灣蘆筍採收期每年3月-11月 蘆筍植物具有多年生草本的特性,其嫩芽被廣泛用於飲食中,烹調方式多樣化,如烤、炒、蒸或是作為湯的一部分。蘆筍既可做為主菜,也常常作為配菜使用。此外,蘆筍也被認為具有一些健康益處,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E、K和B6,以及鐵、銅、鈣和纖維。 台灣主要的蘆筍產區集中在南部地區,像是屏東、高雄等地,其中又以屏東縣產量最多。而且台灣的蘆筍產品主要出口至日本、美國和加拿大等地。另外,台灣也發展出各種不同品種的蘆筍,以適應不同的種植環境和市場需求。 台灣蘆筍的種植技術非常成熟,且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良好的聲譽。若有機會來台灣,不妨嘗試這裡新鮮、美味的蘆筍。 蘆筍汁的製作方法 製作蘆筍汁是一種簡單且健康的方式來享用這種蔬菜。下面提供一個基本的蘆筍汁製作方法: 所需材料: 新鮮蘆筍:8條 蘋果:1個(可選) 檸檬:半個 生薑:1小塊 水:適量 步驟: 將蘆筍清洗乾淨,並切去硬質的根部。如果蘆筍條比較粗,建議剝去外面的皮。 將蘋果切成塊,並去核。如果你喜歡更甜的口味,可以增加蘋果的份量。 將檸檬洗淨並切成兩半,用榨檸檬器將檸檬汁榨出。 切一小塊生薑,約莫1到2釐米大小即可,不必剝皮。 Read more
人間美味還是其臭無比?榴槤(Durian)
榴槤(Durian)是一種擁有濃郁香味的水果,在東南亞被稱為「水果之王」。它的外殼呈綠色或棕色,有尖銳的刺,內部則有多瓣的果肉。榴槤的果肉黃色,質地柔軟,但具有黏性。它有一種特殊的味道,被形容為香甜、奶油狀的味道,並帶有一些嚼勁。然而,榴槤的味道非常濃烈,有人陶醉於它的味道,覺得它是人間美味;也有人覺得它其臭無比,避之唯恐不及。 榴槤 (網路圖片) 中醫師表示,榴槤可提供全面的營養,體質虛弱的人可吃榴槤來補身體,但因榴槤性熱未必人人適合,食用者務必注意自己的體質。 榴槤又作榴蓮,別名麝香貓果。東南亞地區的人早在史前時代已食用榴槤,泰國的榴槤品質最好,且有大量栽種。榴槤具特殊氣味,它的臭味堪媲美臭豆腐,不過嚐過的人竟然多被它別樣的風味所吸引,甚至變成它的忠實吃客。 榴槤肉色淡黃、黏稠多汁、酥軟味甜,像在吃雪糕的口感。泰國一家店曾舉辦過為期4天的榴槤吃到飽活動,店家準備了10噸還不夠用,可見這顆「刺球」在當地受歡迎的程度。 看體質吃榴槤 俗話說:「一個榴槤三隻雞。」榴槤確實很「補」。在中醫看來,榴槤性熱,味甘,歸肝、腎、脾經,有強健身體,健脾補氣,補腎壯陽,活血散寒的功效。 體質偏寒、虛弱的人,可以適當食用榴槤,來補養身體。產後的婦女體質虛弱,忌吃生冷食物,也可根據體質吃些榴槤來補。但切勿吃多,特別是在榴槤盛產的夏季,天氣燥熱,吃榴槤則更熱,一次吃兩瓣是比較合適的量。 從營養學角度看,榴槤營養豐富完整。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100克榴槤含有維他命B1(佔每日建議攝取量的33%)、B2(17%)、B6(24%)、C(24% ),以及其它維他命B及少量維他命A,還有鎂、鉀、磷、鋅、鐵、鈣等富足的礦物質和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然而,它的熱量也高達147大卡,不容小覷。吃下一顆榴槤,輕鬆就攝取了近1千卡的熱量。 相較其它水果,吃榴槤的禁忌被醫生和營養師們強調較多,以下兩點一定要注意: 從個人體質方面來說,榴槤性熱,體質偏熱(如口乾、長痘、便秘)的人要少吃,普通人也要適量食用,避免上火;應避免和酒等屬性偏熱的食物同吃。 就疾病飲食禁忌而言,榴槤糖份高,糖尿病者不宜吃,過胖者應注意其熱量;榴槤也是高鉀水果,腎臟病、心臟病患者應慎吃;罹癌患者或有發炎症狀的人也不宜食用。 榴槤料理和食品 榴槤可以用來做各種料理和食品。儘管榴槤通常直接生吃以享受其獨特的風味,但它也是許多甜點和飲品的受歡迎成分。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榴槤料理: 榴槤冰淇淋:榴槤冰淇淋是非常受歡迎的甜點,使用榴槤果肉和奶製品製作而成,具有濃厚的榴槤風味。 榴槤糕點:榴槤可用於製作各種糕點,如榴槤挞、榴槤蛋糕、榴槤泡芙等。榴槤的香氣和味道能為這些糕點帶來獨特的風味。 榴槤果昔:榴槤可以與牛奶或冰淇淋混合製成豐富的榴槤果昔。這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飲品,尤其在炎熱的天氣中能提供涼爽和滿足感。 榴槤餅乾:榴槤可以添加到餅乾或餅乾麵團中,增添獨特的風味。這種餅乾可以作為甜點或小吃享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