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露的親戚,珍貴美味的食用真菌 羊肚菌(Morel mushrooms)

0
236

新聞報導說,許多顧客在蒙大拿州的一家壽司餐廳用餐後,有兩人死亡,另外40多人可能感染了食源性疾病。

根據當地新聞電視台KBZK的報導,64歲的唐娜·文特拉(Donna Ventura)和74歲的威廉·路易斯(William Lewis)於4月17日在波茲曼市戴夫壽司餐廳(Dave’s Sushi)用餐後去世。這些受害者點了一道名為「特色卷」的壽司卷,其中包含三文魚和羊肚菌(Morel mushrooms)。

羊肚菌(Morel mushrooms) 圖取自網路

經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蒙大拿州公共衛生及人類服務部的調查,確定該餐廳供應的羊肚菌是在中國培育的,運往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分銷商,然後再運送到多個州。目前為止,其他州尚未報告爆發情況。

文特拉在用餐當天晚上因在家中昏倒而被送往波茲曼區健康教堂區域醫療中心。她心臟停止跳動並出現器官衰竭,在用餐後的13天內去世。路易斯則是在他造訪該餐廳的隔天早上去世。

羊肚菌吃了會有中毒可能嗎

圖取自網路

真正的羊肚菌(Morel mushrooms)通常被認為是安全且美味的食物。然而,與所有野生食物一樣,必須確保它們是正確且安全的品種,並且已被適當地清潔和烹調。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種與羊肚菌相似的毒性蘑菇,稱為假羊肚菌(false morels)。假羊肚菌含有一種名為吡咯吡嗪的有毒化合物,如果吃了未經適當處理的假羊肚菌,可能會引起中毒反應,包括頭痛、嘔吐、腹痛和暈眩。

因此,只有當你完全確定你正在處理和烹調的是真正的羊肚菌,並且已經適當地處理(例如充分烹煮)時,才應該食用它們。如果你不確定,最好不要風險嘗試食用。

此外,即使是真正的羊肚菌,也不應該生吃。未經烹調的羊肚菌可能會導致腸胃不適或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因此,無論是野外採集還是從商店購買,都應該將羊肚菌充分烹調才能食用。

最後,雖然羊肚菌被大多數人認為是美味和營養的,但有些人可能對其過敏。如果在食用羊肚菌後出現不適,應立即尋求醫療幫助。

羊肚菌(Morel Mushrooms)是一種食用真菌,被認為是全球最珍貴和最美味的菌類之一。它們的外型與一般菌類不同,有一個蜂窩狀的菌帽,味道獨特,帶有堅果的味道。然而,與大多數的食用真菌一樣,羊肚菌必須在烹飪之前徹底煮熟,因為生食可能引起消化系統不適。

另外,雖然羊肚菌是美食,但是其野生品種並不容易找到,因此它們的價格通常相對較高。它們在特定的季節和地理區域中生長,並且很難人工種植,這使得採集羊肚菌成為一種高度專業的活動。

野生或人工培育

羊肚菌是一種高價值的野生真菌,也被稱為松露的親戚。在過去,人們主要依靠野生採集的方式獲得羊肚菌,但由於其稀有性和高價值,現在也有人工培植的羊肚菌供應市場。

人工培植羊肚菌的過程包括在合適的環境條件下種植真菌孢子或菌絲,並提供適當的養分和水分,以模擬羊肚菌在自然環境中生長的條件。人工培植的羊肚菌能夠提供穩定的供應,並且在成長過程中可以控制品質和衛生條件。

然而,野生羊肚菌仍然被視為最珍貴和最具價值的品種,因為它們通常具有獨特的風味和香氣。野生羊肚菌的產量非常有限,因此價格較高,且只在特定的季節和地區可供應。

因此,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餐館中食用的羊肚菌,可能是來自於野生採集或人工培植。這取決於供應商的來源和消費者的選擇。在市場上,你可能會找到野生採集的羊肚菌和人工培植的羊肚菌兩種選擇。

羊肚菌是一種食用真菌,因其獨特的風味和質地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它們是美食烹飪者的珍品,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昂貴的蘑菇之一。羊肚菌分布在北美、歐洲和亞洲。它們通常在春季的樹林地區生長。

羊肚菌以其像蜂巢一樣的外觀而聞名。它們有多種顏色,包括黃色、棕色和黑色。羊肚菌內部空洞,並且有一個長而纖細的莖。它們可以長到幾英寸長。

羊肚菌是蛋白質和纖維的良好來源。它們也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包括鉀、磷和鎂。羊肚菌有堅果般的土味和肉質的質地。它們可以用多種方式烹飪,包括炒、炸或烤。

羊肚菌是任何一餐的美味和營養補充品。它們是美食料理的熱門成分,也可以簡單地炒或炸來享用。羊肚菌是蛋白質、纖維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它們的獨特風味和質地使它們在蘑菇愛好者中受到喜愛。

羊肚菌在世界各地,包括美國、加拿大、中國、法國、意大利和波蘭都有種植。生產羊肚菌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和美國。

以下是一些種植羊肚菌的國家:

北美洲:美國、加拿大、歐洲、法國、意大利、波蘭、德國、西班牙

亞洲:中國、日本、韓國、越南、印度

南美洲:阿根廷、智利、

澳洲、紐西蘭

羊肚菌是世界各地許多菜餚的受歡迎成分。它們經常被用於湯、燉菜和炒菜中。羊肚菌也可以單獨食用,可以煎或炒。

羊肚菌是蛋白質、纖維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它們也是抗氧化劑的好來源,可以幫助保護細胞免受損害。

羊肚菌是任何餐點中美味又營養的添加物。它們是美食中受歡迎的成分,也可以簡單地煎炒來享用。羊肚菌是蛋白質、纖維,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它們有獨特的風味和質地,使它們成為蘑菇愛好者的最愛。

Related Posts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老人住宅成為高齡者選項

2023/1/28 台灣將逐漸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除了與配偶或子女同住外,可能面臨選擇獨居或入住機構,「老人住宅」也成為選項之一。圖為台北市大龍老人住宅。中央社記者林長順攝 112年1月28日 (中央社記者林長順台北28日電)台灣將逐漸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加上少子化影響,高齡者除了與配偶或子女同住外,可能面臨選擇獨居或入住機構成為趨勢,「老人住宅」也成為選項之一。 根據統計,台灣於民國107年3月時,65歲以上的老人人口比率首次超過14%,到114年時,估全國將攀升到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台北市老年人口已於111年12月邁入20%以上。 為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政府推動多項高齡者福利方案或計畫,包括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長期照顧10年計畫及長期照顧10年計畫2.0等,以因應高齡者的多元需求。 根據調查,戰後嬰兒潮的高齡者,主要的照顧者以子女比率最高(44.4%),配偶或同居人居次(35.2%),並有91.7%與主要照顧者同住;以台北市來看,也是以「二代家庭」為大宗(41.2%),其次為與配偶或同居人同住(23.9%),從這些數據顯示家庭仍是照顧高齡者的重要機制。 依照台灣的傳統觀念,高齡者退休後,多數期望和子女同住,共享天倫之樂。不過,隨著社經環境、婚姻關係及少子化趨勢,傳統家庭結構樣貌受到衝擊,照顧功能則日益下降,高齡者未來面臨與配偶同住或獨居的比例可能逐漸增加。 老人福利法將老人福利機構依照顧對象分為長期照顧機構、安養機構及其他老人福利機構。市面上有民營或公辦民營的「養生村」、「老人住宅」供高齡者選擇,但「養生村」費用較高,「老人住宅」近年來受到不少高齡者青睞。 部分縣市「老人住宅」的入住條件略有不同,但以能自理生活、沒有精神疾病者為主,有些縣市提供中低收入戶、獨居長者和無自用住宅者優先入住,單人房月繳新台幣1萬多元起即可入住。 台北市社會局於108年曾委託民間進行「台北市老人生活狀況調查」,13.6%的60歲以上高齡受訪者未來生活可自理時,願意住進老人安養機構、老人公寓或老人住宅;35.6%生活無法自理時,願意住進老人長期照顧機構或護理之家。 衛生福利部指出,高齡社會的來臨,政府及民間都要正視老年人需求,站在老人立場提供全方位的全照顧服務,落實全人關懷並加強弱勢照顧,以促進社會參與及提升生活品質,建構友善老人的社會環境。(編輯:李亨山)1120128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喝水跑步養生 最愛吃紅豆粉粿冰棒

2023/1/21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21日電)副總統賴清德公務繁忙,養生之道就是白開水加上每天跑半小時跑步機,之前全台輔選、參加四大公投宣講,演講完還會來一支古早味的紅豆粉粿冰棒,對他來說就是人間美味。 2021年12月底的四大公投,民進黨舉辦上千場說明會,賴清德跑了上百場,不像有些政治人物會準備澎大海、喉糖等等保養喉嚨,作為醫師,賴清德只靠一帖秘方就是白開水。 幕僚說,賴清德沒有什麼特別保養祕訣,車上會準備礦泉水,四大公投全國宣講期間,行程一個接著一個,賴清德常常一邊看資料、一邊用手機看直播了解前一位講者的宣講內容,接著喝一口礦泉水,就上場了。 幕僚透露,賴清德演講完除了喝水,有時候也會來一支古早味冰棒,紅豆粉粿是賴清德的最愛。 賴清德曾說,對吃沒有特別講究,簡單就好。幕僚表示,賴清德飲食簡單平淡、不挑食,幕僚準備什麼就吃什麼,也會跟著幕僚吃漢堡、披薩。就連去年確診居家隔離期間,也只是依照醫囑吃藥、多喝開水,沒有特別加餐加料或進補,一切如常。 賴清德官邸有一台跑步機,他每天固定跑半小時,搭配清淡飲食,儘管年過60歲、已經當阿公,沒有發福體態,規律飲食與健身習慣是他常保年輕活力的祕訣。(編輯:謝佳珍)1120121

春季與五臟中的肝相應,是最適合養肝的季節

轉載自翰醫堂中醫診所. 臉書 春天為何要養肝? 從中醫的理論來說,春季與五臟中的肝相應,是最適合養肝的季節,春天時萬物生長復甦,人體中的陽氣也逐漸升發。 這個時節如果養護好具疏瀉功能的肝,對於身體氣機的疏暢和血液的調節都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讓我們保持愉悅的心情和強健的體魄。 此外,春天日夜溫度變化較大,環境溼度比起冬季也逐漸增加,身體容易受到外來風邪、濕氣的影響,因此藉由養肝來提升免疫,也能幫我們減少大大小小疾病的侵擾。⠀⠀⠀⠀⠀⠀⠀⠀⠀⠀⠀ 具體來說該如何養肝? 1.穩定心情:多接觸愉快的事物,盡量避免情緒過度起伏,太多的壓力、生氣或是悲傷的情緒,會導致肝氣上逆或鬱結,使得體內氣機調節失常,除了讓肝臟代謝負擔增加,也容易出現頭痛、胸悶、失眠等問題。⠀⠀⠀⠀⠀⠀⠀⠀⠀⠀⠀ 2.養肝飲食:許多天然食材都有很好的護肝效果,像是韭菜、花椰菜、高麗菜、蔥、海帶等,或是當季新鮮的深綠色蔬菜也是很好的選擇,需要留意酸味較強的食物不要過度攝取,可以的話減少飲酒也能減低肝臟的負擔。⠀⠀⠀⠀⠀⠀⠀⠀⠀⠀⠀ 3.早點睡覺: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中醫肝經、膽經循行的時間,在這個時段如果能躺在床上好好睡覺休息,讓血液回流到肝臟,對於肝臟的修復有很好的幫助。⠀⠀⠀⠀⠀⠀⠀⠀⠀⠀⠀ 4.適量運動:在這個身體陽氣上升的季節,搭配適度的運動能有效提升新陳代謝和循環,運動的選擇建議以伸展類型和強度較和緩的運動為主,例如:慢跑、瑜珈、游泳,讓身體微微出汗又不至於過度損耗陽氣。⠀⠀⠀⠀⠀⠀⠀⠀⠀⠀⠀ 最後楊醫師再次提醒大家中醫的肝氣跟壓力、情緒有著極大的關聯,希望大家在這個溫暖明媚的季節,都能時時保持好心情,除了養好肝,也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好的基底。

年長者最理想的生活:與過去的自己競爭 ◎ 陳茂雄

由於工商社會的生活競爭激烈,學生選科系很難依循興趣,一般人是追求就業容易,待遇高的科系,所以進入大學之後,會覺得自己的性向與所學的專長有一大段距離。筆者常建議學生培養第二專長,第一專長是用來養家活口,第二專長則用在日常生活。第一專長須要與別人競爭,第二專長則與過去的自己競爭。一個人很難從第一專長獲得樂趣,人不可能在與他人競爭時永遠保持不敗,倒是與過去的自己競爭常可以保持勝利,因而容易獲得樂趣。 若選藝能科為第一專長真的很辛苦,因為第一專長需要與人競爭,而藝能科的評鑑不容易客觀,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受委屈。然而第二專長就沒有問題,不與別人競賽,只與過去的自己競爭,自己的進步可以很深刻的感覺,沒有客不客觀的問題,很容易滿足成就感。人活在世上,評鑑自己的第二專長很重要,若沒有第二專長,只有謀生的那一個專長,很難滿足成就感,尤其是有一種人沒有第二專長,菸酒美食又不沾,這種人真的很可怕,其人生只剩下職場上的鬥爭。 一般人都會迷失,不懂得與過去的自己競爭,會活在與別人競爭的處境。筆者年紀很大才去進修,一位熟識的教授極端反對,認定筆者去進修沒有意義,他認為很多人三十歲不到就當上系主任,筆者活了一大把年紀才去進修,就算順利獲得學位,也趕不上別人,奇怪,筆者何須趕上別人,只要超越過去的自己就會有很強的滿足感。就像一個工人,四十歲才考上公務人員基層特考,總不能說一般公務人員到四十歲已經有很高的職等,難道為了跟人比,四十歲就不要擔任基層公務人員,難道寧可繼續當工人而不願意擔任基層公務人員?工人的工作也是相當神聖,但有機會往上爬,有何不可?人活在世界上常出現一個嚴重的盲點,就是與別人比,不懂得與過去的自己比。 多數人認定年長者應該多從事社交活動,一則自已可以獲得樂趣,一則可以減輕後代的負擔,年輕人有很多事要忙,不容易抽出時間陪長輩。年長者若真的可以融入社交活動當然很好,問題是社交活動並不容易真正的融入。年輕人在開創事業,是將社交活動當作工作的一部分,有很多事要忍耐,要克服,年長者固然可以從社交活動找到歡樂,但一樣會出現壓力。若年輕時代培養出第二專長,年長時著迷於該項專長,最為理想。 年長者最理想的生活就是對某項不傷身、不傷財的嗜好著迷,生活就會過得很好,獲得真正的喜悅,只是找到這種嗜好相當不容易。一般人年長時職場的競爭力必定衰退,強烈的失落感是必然的。若是年輕時代就培養出藝能科的第二專長,年長時第一專長已不如人,就可以往第二專長發展,可以發展人生的第二春,如此不與別人競爭,而是與過去的自己競爭,就算年紀大了,還是會有很強的成就感。 有朋友對筆者感到迷惑,退休了不懂得享清福,還將大部分時間投入音樂相關的活動。筆者就是讓自己沉迷於不傷身又不傷財的嗜好。美術方面筆者沒有打下基礎,不容易對它沉迷,所以放棄美術。因而往音樂相關的專長發展,將所有時間放在音樂相關的活動,不與他人競爭,最重要的是今日的我一直超越昨日的我,當然可獲得喜樂。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hchen0201 2023/3/16(台灣時報專論)

Related Posts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老人住宅成為高齡者選項

2023/1/28 台灣將逐漸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除了與配偶或子女同住外,可能面臨選擇獨居或入住機構,「老人住宅」也成為選項之一。圖為台北市大龍老人住宅。中央社記者林長順攝 112年1月28日 (中央社記者林長順台北28日電)台灣將逐漸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加上少子化影響,高齡者除了與配偶或子女同住外,可能面臨選擇獨居或入住機構成為趨勢,「老人住宅」也成為選項之一。 根據統計,台灣於民國107年3月時,65歲以上的老人人口比率首次超過14%,到114年時,估全國將攀升到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台北市老年人口已於111年12月邁入20%以上。 為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政府推動多項高齡者福利方案或計畫,包括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長期照顧10年計畫及長期照顧10年計畫2.0等,以因應高齡者的多元需求。 根據調查,戰後嬰兒潮的高齡者,主要的照顧者以子女比率最高(44.4%),配偶或同居人居次(35.2%),並有91.7%與主要照顧者同住;以台北市來看,也是以「二代家庭」為大宗(41.2%),其次為與配偶或同居人同住(23.9%),從這些數據顯示家庭仍是照顧高齡者的重要機制。 依照台灣的傳統觀念,高齡者退休後,多數期望和子女同住,共享天倫之樂。不過,隨著社經環境、婚姻關係及少子化趨勢,傳統家庭結構樣貌受到衝擊,照顧功能則日益下降,高齡者未來面臨與配偶同住或獨居的比例可能逐漸增加。 老人福利法將老人福利機構依照顧對象分為長期照顧機構、安養機構及其他老人福利機構。市面上有民營或公辦民營的「養生村」、「老人住宅」供高齡者選擇,但「養生村」費用較高,「老人住宅」近年來受到不少高齡者青睞。 部分縣市「老人住宅」的入住條件略有不同,但以能自理生活、沒有精神疾病者為主,有些縣市提供中低收入戶、獨居長者和無自用住宅者優先入住,單人房月繳新台幣1萬多元起即可入住。 台北市社會局於108年曾委託民間進行「台北市老人生活狀況調查」,13.6%的60歲以上高齡受訪者未來生活可自理時,願意住進老人安養機構、老人公寓或老人住宅;35.6%生活無法自理時,願意住進老人長期照顧機構或護理之家。 衛生福利部指出,高齡社會的來臨,政府及民間都要正視老年人需求,站在老人立場提供全方位的全照顧服務,落實全人關懷並加強弱勢照顧,以促進社會參與及提升生活品質,建構友善老人的社會環境。(編輯:李亨山)1120128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喝水跑步養生 最愛吃紅豆粉粿冰棒

2023/1/21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21日電)副總統賴清德公務繁忙,養生之道就是白開水加上每天跑半小時跑步機,之前全台輔選、參加四大公投宣講,演講完還會來一支古早味的紅豆粉粿冰棒,對他來說就是人間美味。 2021年12月底的四大公投,民進黨舉辦上千場說明會,賴清德跑了上百場,不像有些政治人物會準備澎大海、喉糖等等保養喉嚨,作為醫師,賴清德只靠一帖秘方就是白開水。 幕僚說,賴清德沒有什麼特別保養祕訣,車上會準備礦泉水,四大公投全國宣講期間,行程一個接著一個,賴清德常常一邊看資料、一邊用手機看直播了解前一位講者的宣講內容,接著喝一口礦泉水,就上場了。 幕僚透露,賴清德演講完除了喝水,有時候也會來一支古早味冰棒,紅豆粉粿是賴清德的最愛。 賴清德曾說,對吃沒有特別講究,簡單就好。幕僚表示,賴清德飲食簡單平淡、不挑食,幕僚準備什麼就吃什麼,也會跟著幕僚吃漢堡、披薩。就連去年確診居家隔離期間,也只是依照醫囑吃藥、多喝開水,沒有特別加餐加料或進補,一切如常。 賴清德官邸有一台跑步機,他每天固定跑半小時,搭配清淡飲食,儘管年過60歲、已經當阿公,沒有發福體態,規律飲食與健身習慣是他常保年輕活力的祕訣。(編輯:謝佳珍)1120121

春季與五臟中的肝相應,是最適合養肝的季節

轉載自翰醫堂中醫診所. 臉書 春天為何要養肝? 從中醫的理論來說,春季與五臟中的肝相應,是最適合養肝的季節,春天時萬物生長復甦,人體中的陽氣也逐漸升發。 這個時節如果養護好具疏瀉功能的肝,對於身體氣機的疏暢和血液的調節都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讓我們保持愉悅的心情和強健的體魄。 此外,春天日夜溫度變化較大,環境溼度比起冬季也逐漸增加,身體容易受到外來風邪、濕氣的影響,因此藉由養肝來提升免疫,也能幫我們減少大大小小疾病的侵擾。⠀⠀⠀⠀⠀⠀⠀⠀⠀⠀⠀ 具體來說該如何養肝? 1.穩定心情:多接觸愉快的事物,盡量避免情緒過度起伏,太多的壓力、生氣或是悲傷的情緒,會導致肝氣上逆或鬱結,使得體內氣機調節失常,除了讓肝臟代謝負擔增加,也容易出現頭痛、胸悶、失眠等問題。⠀⠀⠀⠀⠀⠀⠀⠀⠀⠀⠀ 2.養肝飲食:許多天然食材都有很好的護肝效果,像是韭菜、花椰菜、高麗菜、蔥、海帶等,或是當季新鮮的深綠色蔬菜也是很好的選擇,需要留意酸味較強的食物不要過度攝取,可以的話減少飲酒也能減低肝臟的負擔。⠀⠀⠀⠀⠀⠀⠀⠀⠀⠀⠀ 3.早點睡覺: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中醫肝經、膽經循行的時間,在這個時段如果能躺在床上好好睡覺休息,讓血液回流到肝臟,對於肝臟的修復有很好的幫助。⠀⠀⠀⠀⠀⠀⠀⠀⠀⠀⠀ 4.適量運動:在這個身體陽氣上升的季節,搭配適度的運動能有效提升新陳代謝和循環,運動的選擇建議以伸展類型和強度較和緩的運動為主,例如:慢跑、瑜珈、游泳,讓身體微微出汗又不至於過度損耗陽氣。⠀⠀⠀⠀⠀⠀⠀⠀⠀⠀⠀ 最後楊醫師再次提醒大家中醫的肝氣跟壓力、情緒有著極大的關聯,希望大家在這個溫暖明媚的季節,都能時時保持好心情,除了養好肝,也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好的基底。

年長者最理想的生活:與過去的自己競爭 ◎ 陳茂雄

由於工商社會的生活競爭激烈,學生選科系很難依循興趣,一般人是追求就業容易,待遇高的科系,所以進入大學之後,會覺得自己的性向與所學的專長有一大段距離。筆者常建議學生培養第二專長,第一專長是用來養家活口,第二專長則用在日常生活。第一專長須要與別人競爭,第二專長則與過去的自己競爭。一個人很難從第一專長獲得樂趣,人不可能在與他人競爭時永遠保持不敗,倒是與過去的自己競爭常可以保持勝利,因而容易獲得樂趣。 若選藝能科為第一專長真的很辛苦,因為第一專長需要與人競爭,而藝能科的評鑑不容易客觀,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受委屈。然而第二專長就沒有問題,不與別人競賽,只與過去的自己競爭,自己的進步可以很深刻的感覺,沒有客不客觀的問題,很容易滿足成就感。人活在世上,評鑑自己的第二專長很重要,若沒有第二專長,只有謀生的那一個專長,很難滿足成就感,尤其是有一種人沒有第二專長,菸酒美食又不沾,這種人真的很可怕,其人生只剩下職場上的鬥爭。 一般人都會迷失,不懂得與過去的自己競爭,會活在與別人競爭的處境。筆者年紀很大才去進修,一位熟識的教授極端反對,認定筆者去進修沒有意義,他認為很多人三十歲不到就當上系主任,筆者活了一大把年紀才去進修,就算順利獲得學位,也趕不上別人,奇怪,筆者何須趕上別人,只要超越過去的自己就會有很強的滿足感。就像一個工人,四十歲才考上公務人員基層特考,總不能說一般公務人員到四十歲已經有很高的職等,難道為了跟人比,四十歲就不要擔任基層公務人員,難道寧可繼續當工人而不願意擔任基層公務人員?工人的工作也是相當神聖,但有機會往上爬,有何不可?人活在世界上常出現一個嚴重的盲點,就是與別人比,不懂得與過去的自己比。 多數人認定年長者應該多從事社交活動,一則自已可以獲得樂趣,一則可以減輕後代的負擔,年輕人有很多事要忙,不容易抽出時間陪長輩。年長者若真的可以融入社交活動當然很好,問題是社交活動並不容易真正的融入。年輕人在開創事業,是將社交活動當作工作的一部分,有很多事要忍耐,要克服,年長者固然可以從社交活動找到歡樂,但一樣會出現壓力。若年輕時代培養出第二專長,年長時著迷於該項專長,最為理想。 年長者最理想的生活就是對某項不傷身、不傷財的嗜好著迷,生活就會過得很好,獲得真正的喜悅,只是找到這種嗜好相當不容易。一般人年長時職場的競爭力必定衰退,強烈的失落感是必然的。若是年輕時代就培養出藝能科的第二專長,年長時第一專長已不如人,就可以往第二專長發展,可以發展人生的第二春,如此不與別人競爭,而是與過去的自己競爭,就算年紀大了,還是會有很強的成就感。 有朋友對筆者感到迷惑,退休了不懂得享清福,還將大部分時間投入音樂相關的活動。筆者就是讓自己沉迷於不傷身又不傷財的嗜好。美術方面筆者沒有打下基礎,不容易對它沉迷,所以放棄美術。因而往音樂相關的專長發展,將所有時間放在音樂相關的活動,不與他人競爭,最重要的是今日的我一直超越昨日的我,當然可獲得喜樂。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hchen0201 2023/3/16(台灣時報專論)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